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新闻周刊
3  4  
PDF 版
· 救不救小偷 理智与情感的交锋
· 维护乡风,民间在行动
· 道德推进,形成社会氛围
· 道德评议,遭遇现实矛盾
· 政府引导,乡风文明好帮手
· 乡村道德推进的民间涌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道德推进,形成社会氛围
  在大田,致力于道德推进的民间力量并不只老人。

  大田刘村经商致富的村民金美云,今年40岁,她是当地有名的“善人”。近20年来,她先后收养、帮助过15个孤儿或家庭有困难的孩子,并经常接济附近的群众。

  【故事五】:在金美云住的地方,有一个道口,过往的车子经常在此上下客或拉客,为了利益,车主们经常吵架,既影响安全,又影响治安,金美云就成了“义务调解员”。凭着个人的威信和影响力,每次吵架,人们都会找金美云评理。渐渐地,金美云身边聚集了20多位大田镇的农村妇女,每个月去敬老院服务,给孤寡老人送温暖,洗衣搓背理发,无微不至。

  “这几年农村自发的公益组织影响力越来越大,他们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着身边的群众,改变着社会风气。”王如利说,“尽管在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今天,群众行为规范可以受到法律、制度制约,但还有更多的行为规范是法律制度所无法制约的,必须要用道德规范去制约。而人们道德观念的提升,除了政府渠道的宣传和倡导外,更需一种民间舆论、民间力量来引导或监督。它比政府的宣传效果更好。”

  宣传效果好在哪里呢?卢德元就举了一个现成的例子。

  【故事六】:去年12月,上沙村有一村民,因妻子的原因,出现了不赡养老人的事。村两委闻知后,做了几次工作都没有结果。于是,老年协会出面通过上沙村老人协会发邀请书到媳妇娘家的老人协会,说明事由,并邀请他们过来共同解决问题。西溪老人协会便把媳妇的父母亲带过来,当着众人的面,觉得没有面子的媳妇父母,就主动地做起女儿工作。短短半个小时,媳妇便承认了错误,并答应会好好赡养老人。

  对于民间推进道德的独特方式,临海市委宣传部长卢如平不无感慨地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促进乡风文明。这也是目前农村各级党组织、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同时我们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时也感到,光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动员民间力量,形成社会氛围。尤其在富裕起来的农村,各种利益关系复杂,新旧观念交错,除了党和政府组织的推动外,还要有农村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人、自发涌现的道德典型、具有较高认知的知识群体等带头,弘扬正气,惩恶扬善,评议道德。俗话说,‘老樟树挡邪气’,民间的广泛参与,是推进道德的重要基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