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新闻周刊
3  4  
PDF 版
· 救不救小偷 理智与情感的交锋
· 维护乡风,民间在行动
· 道德推进,形成社会氛围
· 道德评议,遭遇现实矛盾
· 政府引导,乡风文明好帮手
· 乡村道德推进的民间涌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道德评议,遭遇现实矛盾
  当然,道德推进的民间渠道也并非一帆风顺。首先,村里的热心于道德评议的人们普遍感到,现在大家观念里的道德标准是不统一的,农村的传统道德逐渐被人们放弃,但是新的道德标准是什么?又没人说得出来。

  【故事七】:上街村就遇到一件棘手的家务事。一个老汉,70多岁,家里4个儿子,老伴去世多年。大儿子看老头子一个人没人照顾,就为他找了一个老伴,老头子也挺高兴。可是,其他3个儿子不乐意了,70多岁的人了,还给他们找后妈,3个儿子觉得不光彩,强烈反对。就这样,一家子闹到了老年协会,要给个定夺。

  “我们几个人商定,帮老人和大儿子撑腰,老年人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该村的老年协会会长周先有说,“但是,3个儿子还是不服气,认为有伤风化。村里也有其他的意见。说实话,社会变化这么快,道德的标准,我们有时候也难把握。”

  类似这样的事件不少,在社会转型期,道德本身也在调整转变当中。此时,关于道德标准的调整和重构,就不是老人协会这类民间道德评议能够承当得了的。

  让人无能为力的事情还有不少。有时候村民投诉的一些不道德事件,表面上看是道德品质问题,但其背后却有深层次的社会原因。

  【故事八】:去年7月份,一对老夫妇找卢德元诉苦,3个儿子,一个女儿,都不愿赡养老人。原来,以前分家产时,分到祖屋的大儿子理所当然承担了赡养责任,但是,去年祖屋拆迁,大儿子的新房子一下子和其他几个兄弟没有了区别,就提出要兄弟3人共同赡养,结果大家意见不统一,大儿子一气之下带着全家外出打工。

  “这件事情我们出面调解了3次都没成功,”卢德元说,现在老人的赡养问题比以前要复杂很多,过去老人有土地作为养老保障,而现在土地没有了,再加上房屋拆迁,老人的养老问题光靠提倡孝道还是力不从心。

  “再比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子女负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但是,现在的农村还是实行土办法,家产给谁谁就赡养老人,至于女儿,嫁出去之后就自然而然免除了赡养老人的义务。这种土办法和国家法律之间就发生了矛盾。”这种矛盾让这些民间道德维护者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一边。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