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是瑞安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推动力量,“十一五”期间工业发展仍将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努力实现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机结合,把瑞安市建成为温台临海产业带结构优、水平高、创新强、效益好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先行示范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左右。
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以企业为主体,逐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大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快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形成技术创新新机制。在鼓励大型企业成立技术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公共技术平台,建设重点领域技术创新服务信息平台,“十一五”期间,着重抓好汽摩配省级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按照创新型经济发展的要求,重点支持瑞安传统产业改造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加快推行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推进知识产权示范工程。选取5家集团企业,在知识产权检索、申请、运用、实施等方面,进行试点辅导,并逐步扩大企业试点范围。
加强工业发展载体建设。按照新增项目全部进区、城区工业布局调整优化进区和条件成熟地区零星制造业逐步进区的战略,大力推进制造向各工业区集中,充分发挥国际汽摩配基地、浙江省瑞安经济开发区的龙头和引领作用,提高三大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集群发展水平。
通过五年的努力,把国际汽摩配产业基地建设成为一座大规模的集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生产、销售和模具设计加工中心、电镀中心、技术开发中心为一体的高规格、高标准的现代化工业城,引领瑞安汽摩配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建成中国整车配套零部件的重要生产基地、承接世界零部件加工的重要基地之一。
提高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健全制造业信息化工作机制,由市领导任组长,市科技局、市发改局(市信息办)、市经贸局、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成立瑞安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协调领导小组,通过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社会资源力量和信息化示范企业,形成技术服务体系,形成市、镇(乡)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技术经验推广体系。推动企业网站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提高信息技术在企业资金、物流、信息、营销等方面管理中的应用水平。
坚持质量立市,强化品牌建设。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制定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质量管理标准;结合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引导企业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力争培育出一批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重点培育一批能够代表瑞安形象的优势品牌,做强做大国字号生产基地,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品牌集群,利用会展、广告等多种渠道,拓展瑞安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提升“瑞安制造”竞争力。
摘自《瑞安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
——暨“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