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周末特刊
3  4  
PDF 版
· 老外青睐原生态杭州市井文化
· 客厅里响起《北国之春》
· “白菜西施”成了英语高手
· 退伍老兵 闯出烫画艺术新路
· 老外争相学做药膳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6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烫画这门艺术既然有这么高的价值,就应该让它香飘全国,为祖国的文化艺术增光添彩。
退伍老兵 闯出烫画艺术新路
■章刚正
  一幅幅松鹤图:近看,一只只仙鹤栩栩如生,振翅欲飞,一棵棵青松傲然挺立,不屈不挠;远眺,山峦起伏,连绵不绝,水流无际,云雾缥缈。一幅幅字画:近看,一个个大字龙飞凤舞,刚劲有力;远眺,整幅作品如大江奔腾,气势磅礴。这是笔者日前在永康市一市民家里看到的一件件艺术品。当主人徐有明告诉笔者,这些精美绝伦的书画都是他用电烙铁烫成时,简直令笔者难以置信,直至亲眼目睹他现场表演后,才证实此言非虚。

  练成书画绝活

  1958年,年仅19岁的徐有明光荣入伍。当时,部队里文盲很多,首长见徐有明还能识几个字,就让他担任连队的宣传员,专门负责出黑板报。但是,徐有明的文化程度也不高,他只念过小学,字写得歪七倒八,画画更是不行。为了能胜任这项工作,他托人买来柳公权的字帖,从零开始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临摹帖里的楷体。

  徐有明所在的连队是驾驶班,每天除了按部就班练兵外,还得学习汽车驾驶技能,这样,练书画的时间就少得可怜。徐有明只好利用每天晚上和星期天等休息时间,勤学苦练书画艺术。每天中午,部队里本来是安排大家午睡的,可徐有明为了早日练成书画的行家里手,就将午睡全部用来练习书画。

  这样勤学苦练半年多时间后,徐有明写的粉笔字终于工工整整,像模像样了。画出的飞机、大炮也惟妙惟肖,赢得了首长和战士们的一致好评。

  1967年,入伍9年整的徐有明光荣退伍,被安排到金华市汽运公司工作。当单位里知道徐有明有书画特长后,同样将出黑板报的任务交给了他。这样,他就再次结缘书画了。

  徐有明的本职工作是驾驶员,每天都得绷紧神经来回驾车,为能学好书画,他只好充分利用早上、晚上等业余时间了。酷爱书画的徐有明买来沙孟海、朱旭楼的字帖和芥子园名画,每天早上起床先练上几笔再去上班,晚上下班回家又立即研墨铺纸,在上面练习起来。他还笔纸不离身,稍有点时间,就在驾驶室里摆下“战场”,躬身练笔。

  这样坚持不懈苦练几年后,他的毛笔字写得越来越活了,行书就像一个个人在行走,草书则如一只只大鸟飞奔,画画是活灵活现,形神兼备。

  矢志钻研烫画

  198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徐有明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一段有关烫画的报道,并附上一幅《松鹰图》,以及制作工具。这篇报道里的主人公是用四五把放在火盆里烤得滚烫的烙铁轮番烫画的,每把烙铁烫一下就得放回火盆里烤。徐有明看后就寻思开了:现代工艺如此发达,怎么烫画用的还是老一套呢?用电烙铁不是既方便又更容易控制温度吗?

  次日,徐有明从单位维修车间借来一把电烙铁,找了块小木板,在上面烫了起来。果然,这种方法效果竟出奇的好,这一烫就烫出了徐有明的热情和信心,从此,他痴醉烫画艺术,不能自拔。

  但是,真要用电烙铁烫出一幅幅字画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首先,因为温度不好控制,经常一不小心就烫过了头,烧出一片焦炭,并常常烧断电烙铁中的线圈。徐有明就买来一台调压器,确保电压最高不得超过220伏,并能自如控制电压,这样就解决了电烙铁温度能自行调节的难题。

  由于电烙铁身体太笨重,嘴巴太长,使用起来非常拙笨,他在烫画时总觉得不如用毛笔、钢笔那样顺手,烫出的字歪歪斜斜,画更是四不像。徐有明四处打听得知,宁波一带有一种既轻巧又嘴巴短的电烙铁出售,他就立即跑去一口气买了10多把,并在其头部安装一把活动手柄,烫画时左手握住活动手柄,右手握住尾部大柄,找来三合板,在上面不停地练习起来。

  经过连续多年的反复钻研和摸索,他烫画时终于得心应手了,并掌握了一个个烫画技巧,如烫近景就得速度放慢,远景速度放快,画松针和人的眉毛时,电压调低至180伏左右等诀窍。他烫字画的艺术日渐炉火纯青,到后来画《八仙过海》时,连八仙们比烙铁头还细得多的一根根微细眉毛都烫得清晰可辨,历历在目。

  艺术香飘全国

  徐有明刚开始学烫画时,完全是出于对书画艺术的酷爱,根本没有想过这门艺术还能为他创造大笔财富。但是,本来就有深厚书画功底的徐有明锲而不舍矢志钻研,终于步入烫画艺术殿堂之后,因为他烫出的字画丝毫不逊于艺术大师们用彩笔绘就的艺术品,形象逼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许多人见后就出高价向他购买。为了满足艺术爱好者的需求,他就开出烫画店,走上了经营文化艺术的产业之路。

  随着名气的不断扩大,全国各地的艺术爱好者纷至沓来,络绎不绝,争相向他购买,他的烫画艺术品身价也与日俱增。据了解,他创作的一幅1.2米高、2.4米长的《松鹤图》烫画售价是1500元,同样尺寸一幅《百寿图》烫字是1800元。尽管价格昂贵,但还是顾客云集,他经常加班加点都忙不过来。最忙的时候是3天要烫5幅画,结果他烫得双手都起了水泡。

  由于他的烫画艺术如此吃香,全国各地不断有人登门求学,可徐有明却只要人家书画功底过硬,就来者不拒,敞开大门纳徒,并将技术要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们。

  对于徐有明如此慷慨的做法,不少人都难以理解,当问他干吗不保守技术机密时,他却如此回答:“我是一名老兵,自始至终不忘报效祖国,烫画这门艺术既然有如此高的价值,就应让它香飘全国,为祖国的文化艺术增光添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