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汪成明 通讯员 张国亭) 苗苗正在按老师的要求,双手拍着皮球;周周正在爬梯子,尽管动作并不协调……十余名幼儿正在老师一对一的指导下,进行各种康复训练。全国“助残日”前夕,笔者走进了位于杭州三里亭的市启明星自闭症康复中心,中心主任马琛放下手中的工作,忙招呼孩子们叫“叔叔”,扑在笔者怀里的苗苗没有丝毫怯意。
为了女儿,也为了更多像女儿一样的孩子得到康复,两年前马琛卖掉了自己在杭州的住房,在富阳办起了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让大家一起来分享自己多年的经验。
今年初,在另外两位家长的加盟和杭州市残联的支持下,马琛把中心从富阳迁到了杭州,目前已有17名自闭症儿童在中心接受康复训练,年龄最大的超过12岁,最小的仅3周岁。
6年前,马琛突然发现一周岁的女儿似乎不爱说话了,而且举止越来越怪异:总是习惯单独玩耍,将父母视为陌生人,不知道什么叫危险……
女儿的病情最终在杭州第七人民医院得到确诊,孩子得了自闭症。专家告诉马琛夫妇,这属于发育障碍,无法治愈。
马琛向单位请了长假,到处寻找治疗信息。为了治疗方便,她在上海租了房子,每天上午给孩子针炙,下午乘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陪孩子听海豚“说话”。孩子怕针炙,每次都哭着不肯出门,这让她心都碎了。然而,最苦的还是孩子出现了睡眠障碍,每天凌晨2时才肯入睡,全部的睡眠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等孩子睡着了,她得抓紧时间上网,向专家请教,和其他家长交流。 女儿每多说一个字,都凝集着马琛无数的心血。现在,已经6岁的女儿比原来好多了。
“自闭症的孩子需要所在的社区和福利机构的帮助。这些孩子由于沟通能力的缺失,终生需要监护人。更主要的是,由于普通幼儿园和中小学不愿接纳自闭症孩子,他们的求学遭遇难题。”马琛说起这些,忧心忡忡。
杭州市残联康复部副部长胡红生坦言,自闭症儿童人数近年来呈现明显增长的态势,目前杭州市自闭症患儿的人数已突破3000名,对于这个特殊群体的康复工作,杭州市残联从今年起正式介入,但这仅靠残联组织的努力还远远不够,亟待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