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自第五届中国宁波科技创业计划大赛启动以来,国内许多创业者纷纷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参赛。专家分析,他们参加这一比赛不光是为了获取最高额为10万元的奖金,更重要的是,参赛者希望自己的创业计划书能成为“沙堆中闪闪发亮的一粒金子”,博得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因为前四届大赛入围项目已有129个投入创业,吸引风险投资超过亿元,创造了上百个百万、千万富翁。
在宁波市,成功的风险投资案例有不少。早在2003年初,由三位留学人员投资50万元创办的赛邦软件(宁波)有限公司,获金蝶软件公司500万元风险投资,后者因此占有公司20%的股份。2003年10月,一位宁波市民凭“多功能乳腺经络频谱仪”等多项国家专利产品,获得基金投资(加拿大)有限公司1500万美元的巨额风险投资。
浙企掘金“863计划”
“投资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领域,将成为浙江民间资本的下一桶金。”近日,在由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共同举办的“浙江民营企业参与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座谈会”上,专家和企业家都有这样的共识。但浙江民企要想在这个富矿里掘到真金纯银,还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继续深深地“挖井”。
由于863计划的“尖端”,就造成了“高身价”。863成果在浙江各媒体上发布了1000多项,但与成功对接的36个项目数相比,成果与产业化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如果说863计划是一个个“金娃娃”,民企把它抱回家让它长大成人,还需付出很多艰辛。浙江悍马实业集团与中科院遥感所对接的“遥感图像数据处理技术”,及公司研制的8000万像素的数字航空摄像相机,目前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公司目前投入2000余万元。但要达到产业化规模,还需投入3000万元。企业很难融资贷款,只有用传统行业的利润来反哺高科技项目。
863计划成果往往是实验室成果,距产业化还很远,企业在将成果向产业化的转化中,还必须购置高昂的设备等。由于技术的尖端,已有的检测设备等基本上被国际巨头垄断,所以就连检测仪器都要自己设计自己研制,花费巨大的人才和财力。
产业化尚需借力风投基金
就研究成果向产业化转化问题,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吴晓波认为,要建立一个比上游开发更接近市场,但又比生产厂家更接近技术的中间技术环节——工程实验室。同时,要有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让风险投资基金投资高科技项目,并且有一个好的退出机制。
此次座谈会上传出了一些利好消息。国家科技部正在牵头成立一个引导基金,用各种优惠措施,吸引国内外风险投资进入高科技领域。另外,我省也将出台一系列扶持民营企业进军863计划等高技术领域的政策措施,浙江国家863计划产业化促进中心已成立。同时,省科技厅正在与风险投资机构、有关商业银行进行协商,拟建立科技项目产业化投融资服务平台,让风险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对863计划成果转化项目作出更大的支持。
如何才能赢得风险投资
尽管风险投资有着神奇的“魔力”,能把创业者抽屉里的技术成果变成“印钞机”,但风险投资注重从高风险中追求高收益、高回报。随着互联网领域暴利机会的减少,风险投资商变得越来越理性,不再会为一个新鲜的念头而疯狂“砸钱”。那么,如何才能赢得风险投资呢?
已与国内外多家著名风险投资机构打了近两年交道的省中小企业局财务统计处处长卢绍基说,风险投资商在选择项目的时候,主要考虑以下三个基本要素:行业竞争力、企业产品竞争力、团队竞争力。选择一个有发展潜力的行业相当重要。同时,企业必须打造自己的核心能力,在这种核心能力的基础上,结合风险投资商提供的资金,就可以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此外,拥有一个好的管理团队,也是吸引风险投资商的重要因素。
他还表示,事实上,我省中小企业非常需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种子期或早期基金、成长期基金、重组基金等相匹配,需要风投基金对企业量身度制定投方案,这方面市场潜力巨大。
记者 施翼 通讯员 钟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