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对于熊猫的认识始终扑朔迷离,摇摆不定:有的记载称它是猛兽;有的认为它是和平的象征,被称作“驺虞”,在两军交战时,一方只要举着“驺虞旗”,就表明要求和好,停止冲突;有的认为它只吃竹子,性情温和;有的认定它吃铜和铁……
早在3000多年前的《尚书》和《诗经》中,大熊猫被称作“貔貅”。
《尚书》记载说,在黄帝的时代,有几种猛兽,其中有貔貅、虎、豹,他们用这些动物来作战。
《诗经》中也提到了“貔貅”,说它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兽。“貔皮献其”就是指它被当作贡品。
三国时期的吴国人陆玑在注释《诗经》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考证并解释了“貔貅”,说它既像虎,又像熊,辽东人叫白罴。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述了古代部落首领黄帝下令驯养虎、豹、熊及貔貅等猛兽助战阪泉的史实。
27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在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山海经》中,对于熊猫也有过记载,认为它专吃铁和铜。
2000年前的西汉时期,在中国第一部专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中,将大熊猫称作“貘”。
1939年,重庆平明动物园举办了一次动物标本展览,其中“猫熊”标本最吸引观众注意。它的标牌采用了流行的国际书写格式,分别注明中文和拉丁文。但由于当时中文的习惯读法是从右往左读,所以参观者一律把“猫熊”读成“熊猫”,久而久之,人们就约定俗成在书面和口语中把“大猫熊”称作“大熊猫”了。(劳 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