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持股进城”打造新农民
·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 “农民土地使用权入股”
· 做一位 享受“分红”的农民
· 合作社的股份制运作
· “股份”催生的民主管理
· 不变的资产与流动的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合作社的股份制运作
  在剑山,看报纸成为村里不少人的习惯。因为合作社从报纸的广告中发现信息,决策购入房产,淘到社里第一桶金的事例很生动地教育了大家。

  买入板材大厦几乎是剑山社区的一个经典案例。

  当初,集体的账户上“躺”着因为土地征用而拨给的补偿金一千多万元。如何让这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合作社的经营者们从报上看到了一幢大厦的拍卖广告。

  当初花700万买来的大楼,如今的市值飙升至近3000多万。通过随后几年数次的标准厂房、三产用房等购买,剑山社区股份制合作社由当初的1385万资产增加到目前的4000多万资产。

  社区股份合作社的绝大部分管理模式都借鉴了股份公司的管理办法。老书记胡申开是董事长,公司经营上的事3个董事会成员共同签字才有效,3个监事会成员是由全体股东选举产生的,仅对股东大会负责。由38人组成的股东代表大会,享有一切重大事宜的知情权、表决权。

  身板很硬朗的赵云星,捧着一杯茶,走到合作社的董事长办公室看账。今年60岁的他以全票当选为社里的监事会主任。他说,每个月的月末就是监事“查账”的时间,每一笔开支,每一张票据都要经过他们三个“这支笔”认可。在他的印象中,去年董事会还没有一张因为“不合理”而被“拒签”的支出。合作社成立六年来,最大的一笔支出是造社区的办公楼,三层楼连装修共花了50多万。“群众对他们还是很信任的。”赵云星总结说。这样的说法得到了股东的认可。股东代表赵训达,自己经营着一家资产八百万左右的水泥预制构件厂。他评价社区股份合作社的经营者的业绩时说:“很稳健,也规范。对集体资产控制和把关比较严。”

  剑山街道的分红还不是最多的。地理条件更加优越的城西合作社的陆新乔董事长有着更大的目标。在闻涛苑一间近200平方米的合作社办公室里,他指点着财务报表说:“2005年,我们每股分红80元,比2001年翻了一番。明年,我们的目标将是100元。”陆新乔说这话是很有底气的。因为目前,城西合作社所有的标准厂房、三产用房的租赁收入都相当不错。在他的案头还摊着一份今年新开项目的意向书。

  合作社股份最多的村民郑纪盛,一共持有70.6股,2005年分红收入就达到5600多元。在城西合作社里,平均每户的红利达3400元。而2005年宁波农村人均收入也不过是7810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