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凌晨2时,杭州市萧山区一起17岁少女被杀碎尸案的5名犯罪嫌疑人悉数落网。令人震惊的是,这5人中,年龄最小的不到16周岁,最大的不到19周岁,而最初挑起事端的犯罪嫌疑人阿洁在半个多月前刚过了18周岁生日。
据萧山警方透露,案件起因竟是十分琐小的纠纷:去年12月13日晚,阿洁认为被害人阿红在背地里说她坏话,就在某歌舞厅外殴打了阿红,结果被治安处罚。今年2月17日晚,一直怀恨在心的阿洁伙同女友华某等4人把阿红约到钱塘江边,想把阿红推入钱塘江未果。因害怕阿红报警,她们就用掐颈、捂嘴等手段将阿红杀死。
这起血案,使人们一直关注的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再次成为焦点。
严峻的现实
针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省综治委去年联合省公安厅、团省委等单位开展了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调查及预防体系建构研究。调研发现,目前我省青少年违法犯罪出现了很多新情况——
低龄化:去年全省抓获的刑事犯罪人员中,14至25周岁的青少年竟占了一半多,比前一年有所上升。
多元化:我省青少年违法犯罪人群集中分布在外来务工、闲散等青少年群体。如去年全省抓获的青少年犯罪嫌疑人中,外省籍流动人口青少年占七成多。但如今,在校就读的青少年犯罪现象也屡有发生。
新型化:去年我省发生的盗窃、抢劫、抢夺三类侵财型案件中,25周岁以下青少年犯罪嫌疑人占被抓获人员总数的六成多。而网络犯罪、伪造各种专用发票等新的犯罪形式也开始出现。
沉重的思考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充满着希望的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调研人员指出,原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自身因素:犯罪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不协调现象——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的不协调,表现为身体的快速发育与心理成熟的滞后、社会交往能力的弱化;智力发展与道德发展的不协调,表现为一些青少年在享受到越来越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精神世界却相对空虚与贫乏,导致思想道德水准下降,心理问题凸现。
家庭因素:家庭结构的缺损或变迁、监护人意识和责任履行的不到位、家庭教育的不当等现象增多,导致一些青少年缺少家庭关爱和正确引导,容易误入歧途。据统计分析,我省在押未成年犯中60%与家庭问题有关。像本案的阿洁就是成长在单亲家庭,辍学后一直在家待业。
社会因素:不良图书、影视等文化产品,特别是不良网络文化正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诱因。泛滥的网络色情信息,易导致形成错误的性意识或性犯罪心理;网络暴力内容尤其是暴力游戏,易导致产生暴力犯罪心理;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直接导致道德和法律观念的弱化。
共同的努力
省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一个名为“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已在全省紧锣密鼓地展开。
今后一段时间,针对闲散、进城务工和心理问题等青少年群体,将分别重点做好社区青少年事务管理、教育服务和管理、心理咨询和疏导等工作。
与此相应的是,全省以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为目标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正在全力推广,着力帮助进城务工青年成长发展的法律维权服务正在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网络和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正在建立健全。此外,我省将力争今年年底在所有街道建立城市青年中心,所有县建立青少年维权中心并开通“12355”青少年维权热线。
(本报杭州2月20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