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今日点击
3  4  
PDF 版
中国“人造太阳”揭秘
三国争抢 宝藏归属权
工作原理:模拟太阳
安全问题:过程完全可控
应用前景:乐观估计30年至50年可用
运转过程:类似烧锅炉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人造太阳”计划
无标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2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应用前景:乐观估计30年至50年可用
世界将不再为石油而战
  “人造太阳”到底何时能真正造福人类?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万元熙。

  记者:作为世界第一台全超导的“人造太阳”,它的建成对人类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万元熙:它将为人类未来建造工业应用的聚变电站搭起一座桥梁。目前,在托卡马克装置上进行聚变反应已经获得不小的成功,但要实现稳态、长时间运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就是想通过全超导技术来解开这个“死结”,让它运行的时间更长,从实验逐步走向应用。

  一旦聚变电站成功运行,带给世界的变化将是革命性的。各国之间再也不用为中东的石油而发生战争。没了石油、煤矿开采带来的污染,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南极冰面的萎缩、海岸线的增高等等一系列现在人类头疼的问题都会消失。它将给人类带来源源不绝的清洁能源,就像太阳给我们的一样。

  记者:目前世界通行的“人造太阳”能工作多长时间?我们这台中国“人造太阳”又能突破到怎么样的高度?

  万元熙:世界目前的“人造太阳”平均运行水平只有300多秒,如果正常运行,我们的“人造太阳”可以达到上千秒,随着技术的成熟,未来可能达到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那将是非常了不起的。

  记者:目前,困扰“人造太阳”从实验走向现实应用的难题有哪些?

  万元熙:除了刚才所说的稳态运行问题外,材料也是一大难题,现在没有哪种材料能保证在上亿摄氏度环境下不会被损坏,这个问题还得靠科学家经过无数次的实验研制出合适的材料。 

  记者:人们都很关心,“人造太阳”何时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万元熙:我们的装置建成后虽然可以大大地推进研究进展,但距离实际的工业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乐观估计也要30年到50年。由中国、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韩国参加的国际热核反应堆合作计划(ITER)是一个更先进的装置,它需要10年才能建成;材料的发明、制造需要10年;建立示范堆,检验它在实际应用中的效率问题等等,这又要10年。此外,还取决于各国政府在能源问题上的认识和态度,如果都非常支持,时间就短些,否则会更长。(据《新闻晨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