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文章导航

西湖区古荡街道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西湖区古荡街道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强基固本,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全力实施“高质量发展、高能级创新、高水平开放、高颜值城乡、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改革”六六行动,守正创新、踔厉奋发,锚定“经济挑大梁、开放当先锋、民生打头阵”目标,在高质量发展中努力促进共同富裕。

  构建平台矩阵

  提升高质量服务水平

  以助力推进共同富裕为主线,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智慧社区服务体系,打造“矩阵式”民生服务平台。古荡街道把养老、托幼、医疗、文化、慈善、便民、教育等需求综合集成,聚力打造一批旗舰式、星月式和珠链式民生综合体,为居民提供全周期、全链条的优质服务。

  截至目前,10个社区已基本建成2个旗舰式、5个星月式、3个珠链式民生综合体,实现网格状民生服务矩阵,辖区居民基本实现公共服务需求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满足。同时,以街道“益之家”社会组织综合性服务平台为支撑,聚焦“公益性、社会性、专业性”目标,为辖区居民、社工等提供专业化的公共服务,并提供失智照护、老年人日间照料、0—3岁幼托、外来务工人员学龄子女暑托、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

  街道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街道一体化指挥中心为核心、以“基层治理四平台”为枢纽、以全科网格为底座、以数字化应用为支撑的闭环体系,构建“协同式”和谐治理平台,实现“全域数智治理”,推动实现社会治安联防、矛盾纠纷联调、突出问题联治、重点工作联动、服务管理联办、基层平安联创。同时,街道整合“民呼我为西湖码”、西湖区警网智治(110社会联动)、西湖区一体化智治平台、119告警等14个平台,接入智慧三件套16125件、视频监控1318个,实现辖区各类警情、火情、矛盾纠纷全时段实时动态掌控处置。

  街道+社区+园区还建成13个人大代表工作室、15个居民议事堂、11个居民会客厅,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居民代表、物业企业接待日活动,有效畅通居民反映、代表议事的沟通和协调渠道。

  街道聚焦平台经济与数字经济,构建“驱动式”经济发展平台,着力打造“平台经济第一街”。通过“企服通”数字平台精准服务企业需求,并举办“数金汇”“资本轻松谈”等品牌活动,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集聚蚂蚁集团等龙头企业,近5年平台经济企业贡献税收均超百亿元。同时,浙大科技园、启真创新概念验证中心等载体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形成“虚拟园区”模式,吸引外省工业数字化企业落地,拓展数字经济新赛道。浙财大金融科创园聚焦“科技+金融”产业培育,加速人才与科技成果转化,形成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生态。

  城市更新行动

  描绘宜居宜业新画卷

  曾经,“小区道路窄、停车难、维修多,基础设施老化,生活不便……”是建成于1999年的莲花新村小区很多住户向社区、街道反映的问题。如今,经过旧改后的小区面貌一新,有了沿街崭新气派的大门头、杭州首批采用的自来水墙面保温立管,路面平整、雨污分流、外立面变新,道路拓宽了11条,车位增加了近20个……

  近年来,街道持续组织开展美丽家园创建、老旧小区改造升级等高颜值城乡更新工作。10多个老旧小区实现旧貌换新颜。嘉禾花苑成为全区首个加装电梯全覆盖的安置房小区,荷花苑建设文化家园等公共空间,提供健身、文化展览、社区活动等多功能服务,实现从“居住型”向“品质型”转变。

  3月中旬,位于古莲街新种植的夜樱一夜绽放,以迅猛之势成为“网红打卡地”,这是街道“天目里国际街区”提升改造的一个标志性成果。该国际街区以街道+地块共创公共空间,以天目里广场为基点,辐射南北两个区域,打造滨水公园、人行漫步系统、运动休闲空间、市集公园、城市家具等系列景观,形成国际化未来街区生态。高技街、西斗门路、益乐路等12条道路陆续完成改造,破旧水泥路改为沥青路,店招从破旧杂乱变为整洁亮堂,管网升级、线路整改、绿化美化等推动旧街巷从“老破小”到“洁亮美”的转变。同时,街道将民生实事与街巷改造相结合,在相关街巷共建成5个老年食堂、5个西湖书房、3个嵌入式青少年宫、4个百姓健身房、6个成长驿站、2个共富驿站等,街巷颜值提升与服务功能完善同步迭变。

  结合未来社区创建,街道推动公共空间尤其是小区外围的公园、小区内部的小微公园转型升级。嘉绿苑未来社区三优乐园全新升级后,公园道路、广场焕然一新,成为一个寓教于乐的儿童友好公园;嘉绿苑公园新增亲水节点,每年莲花绽放,成为周边居民喜爱的观景点;荷花苑小区公共广场变成集休闲、运动、展演的小微公园;曾经的炮台公园“僵尸车”停放地,现改建成健康跑道和5个健康角,成为小区居民“健康一日游”的好去处。

  街道将楼宇园区改造提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予以推进,成功把园区工厂转型成为数字化产业园地,如西溪511电影数娱综合体项目,整合电影娱乐、文化商业等业态,探索数字文创新模式。通过引进数智化、科技化行业,涌现了平台、计算机、通信经济企业,推动传统工业园区向现代产业园区转型。

  数智贴心赋能

  澎湃创新发展新动力

  3月3日,26岁的河北女孩小孟来到杭州求职,顺利入住古荡街道的青荷驿站一周时间,她参加了5家公司的面试,并获得了一个比较满意的Offer。古荡街道从2024年开始建设杭州市首批青荷驿站,所有毕业两年内的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或毕业学年的在校生,都可以在相关微信小程序实名认证后,通过审核即可拎包入住,让外地来杭的年轻人“先安身,再求职”。街道青荷驿站有40个房间,驿站隔壁就是数智民生综合体和青年就业创业综合体,有社区食堂、免费书房、健身房,房间内有独立卫浴,冰箱、洗衣机一应俱全,是西湖区申请频次最高的驿站。今年春节后一周内就有超过200人提交申请,2024年7月上线以来驿站累计接待3600多人次,被列入全市首批精品青荷驿站创建。

  在古荡街道民生综合体,智慧技术助力民生事业。这里建成线上线下同步运行的“零工市场”,精心设计零工端和商户端系统,智能推送周边及更广泛区域的岗位信息,让每一位零工都能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选择日结、周结或月结的工作模式。同时让雇主能迅速浏览求职者的基本信息,促进双方高效沟通。更令人安心的是,一旦雇佣关系确立,系统将自动管理考勤与薪资发放,确保零工按时打卡后,工资即时到账,让收入无忧。为方便新就业人员快速找到合适的房源,“古荡镇经合社”App应运而生,实现房屋租赁、安防管理、缴费服务等全流程数字化,减少中介成本并提升治理效率,对于在周边刚入职的年轻人来说,“总有一个房间在等你”在现实生活中已然出现。

  古荡街道建立了2000平方米的数字化“产业会客厅”,作为集展示、路演、商务等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自2023年以来,会客厅举办了全球数字科技峰会,吸引头部企业落户;举办“数金汇”企业沙龙41场,有效推动了商圈、楼宇和企业之间的资源互通。通过政策扶持,为企业提供“西湖英才”计划、大学生创业政策等扶持,保障辖区创业团队良好孵化环境,助力企业创新更上新台阶。

  (图片由西湖区古荡街道提供)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ICP备:浙B2-20080242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628号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西湖区古荡街道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5-03-28 浙江日报2025-03-2800005;浙江日报2025-03-2800007 2 2025年03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