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钱塘江

文章导航

宏村的楹联

  多年前去过安徽黄山,却没时间去其附近的宏村。最近的一个假期,总算如愿来到宏村。

  宏村的秀丽、宏村的雅致、宏村的灵气,在此不多赘言。单就宏村每幢建筑门框和诸多客堂两侧的楹联,足够让人品味、令人赞叹、使人称奇。

  先看一联:克己最严须从难处去克,为善以恒勿以小而不为。

  当地文化学者余治淮提供了这样一个故事:婺源商人俞钧,刚成年就带着资金去广东经商,路上同船有位客商遗失了做生意的本钱,急得嚎啕大哭欲跳江自尽,俞钧好言劝慰的同时,将自己的银钱悄悄塞在其床下说,“你看那床下的钱是不是你的,如果不是你的,那就是刚才下船的人拿错了”。失银的商人由悲转喜。

  后来,那几个小偷因分赃不均而斗殴,这位客商才明白真相。可俞钧已经中途下船,不知去向了。一年后,失银客商千方百计找到俞钧,跪地感谢。俞钧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名便在广东广为流传,大家也都愿意和他交往,生意也越做越大。

  再看一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徽州人重视读书,认为经商与读书应摆在相同的社会地位,这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环境下,尤其难能可贵,显示出徽州古人观念的解放。

  上联所强调的“效”字,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效益”,讲求的是结果;另一种解释是“学习”,讲求的是过程。无论读书经商,都有一个目的与方法正确与否的衡量,即便是暂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也可以说是获得某种意义上的成功。

  下联的“知”,是“了解”的意思,知难是为了掌握解决困难的方法,而绝非知难而退。

  又见一联:惜衣惜食非为惜财缘惜福,求名求利但须求已莫求人。

  前半句说是爱惜衣着、粮食,并非因为吝啬,舍不得花钱,准确地说是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人活着,就无法完全摆脱对名利的追求,而追求名利要靠自身脚踏实地的努力。

  写着这副对联的柱子上,最后“人”字右上居然多了短短二横,似乎意味着大丈夫不能依赖别人,更不能屈节依附于恶人。

  这样的对联叫“改字联”或曰“错字联”。

  比如另一副: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上联的“快”字少了一点,而“辛”字却多了一横,下联的“多”字少了一点,而“亏”字又多了一点。楹联的主人是想通过这种改字的方法,使子孙后辈记住他们那一辈人在创业过程中的感悟,无论做人、做事,想要获得成功,则必须“享受快乐少一点,付出辛苦多一点,贪图便宜少一点,甘愿吃亏多一点”。

  走遍宏村,乃至附近的村落,建筑门框、室内厅堂两侧富有哲理、教人做人行事的楹联随处可见。简短话语、寥寥数语,往往令人有豁然开朗、茅塞顿开、醍醐灌顶之感。虽意思有所区别、巧妙各有不同、水平高低不一,但均凝聚着徽州人的智慧和见识。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ICP备:浙B2-20080242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628号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03 宏村的楹联 2025-03-23 27375699 2 2025年03月2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