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文章导航

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4%左右,赤字率提高强信心

  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这一安排释放了哪些信号?

  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实现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必须付出艰苦努力。因时因势,根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我国财政政策取向从此前持续多年的“积极”转向今年的“更加积极”。

  赤字率是衡量财政政策取向的一大“风向标”。“财政赤字率的提高,正是今年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有力体现,传递出强信心的鲜明信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说。

  财政赤字率,是指财政赤字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近年来,我国持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过去十年财政赤字率在2.3%至3.8%之间波动。

  “调整财政赤字和财政赤字率,是一种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科学运用财政赤字政策来进行逆周期调节,可有效熨平经济波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杨志勇说。

  具体来看,提高财政赤字率,可以更多利用财政空间,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在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财政厅厅长吕林邦看来,随着赤字率的提高,今年财政支出强度将进一步加大,支出规模也比上年明显增加,有更多资金用于稳就业、惠民生、支持科技创新等,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财政赤字规模5.6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7万亿元,增长4.4%……数据彰显财政支出强度加大。

  财政赤字率也是衡量财政风险的指标之一,今年拟按4%左右安排,风险是否可控?

  “我们在确定赤字率时有充分的论证和分析。”财政部副部长廖岷此前表示,确定赤字率,需要统筹考虑国家发展需要、宏观经济增长潜力、宏观调控安排、财政收支形势,以及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等因素。

  “长期来看,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加之财政状况总体健康,提高赤字率不会冲击财政运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有为的宏观政策,会护航中国经济行稳致远,也将促进财政运行平稳、可持续。”杨志勇说。

  (据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ICP备:浙B2-20080242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628号

浙江日报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00006 4%左右,赤字率提高强信心 2025-03-07 27354482 2 2025年03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