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省两会报到现场,00后观察员对话代表委员

老宿舍焕新,原来有两会的力量

  编者按:“00后近看民主”活动再次出发!2025年省两会期间,浙报集团联合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协和团省委等开展“00后近看民主·亲历两会”融媒互动活动,在全省遴选一批00后观察员走进省两会现场,与代表、委员面对面,聚焦年轻人关心的热点话题,和大家一起从盛会中读懂中国式民主。

省两会报到现场,00后观察员对话代表委员

老宿舍焕新,原来有两会的力量

  学生宿舍楼内,寝室、走廊及大厅墙面经过修补粉刷,焕然一新;寝室里,床桌柜一体的浅绿色家具,时尚温馨;淋浴间增加了暖气片,晾衣房用上了最新的工业除湿机,温暖周到……

  “没想到经过改造提升,40年房龄的学生宿舍,居住体验一点也不比新校区差。”省两会召开前,浙江工商大学大四学生康锦第一次走进教工路校区改造提升后的宿舍,一边参观一边感叹,“今年下半年,我就要来教工路校区读研究生,很期待。”

  浙江工商大学教工路校区宿舍楼建于上世纪80年代,是该校现存建设年份最久的宿舍楼群,虽然历经数次小修小补,但“老破”问题始终突出。2024年,宿舍经过大改造,旧貌换新颜。

  成为“00后近看民主·亲历省两会”活动观察员后,康锦才了解到,正是在2024年省政府民生实事“高校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的带动下,学校同步推动了教工路校区的校园更新。

  2024年是浙江提出“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20周年。自2005年省两会开始,十方面民生实事便从未缺席,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4年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包含医疗卫生、教育助学、养老帮困、关爱儿童、就业创业、城乡宜居、交通出行、文化体育、暖心服务、除险保安等10个方面。“208个高校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就列入了教育助学方面的民生实事。

  “杨院长,我们身边的‘小确幸’,也和省两会息息相关。”1月12日,省两会的政协委员报到现场,康锦找到了自己学校的老师——省政协委员、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杨柏林。“没错,民生实事项目,就是把我们老百姓‘想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杨柏林委员说。

  浙江外国语学院也是享受到民生实事项目利好的高校之一。该校部分教学楼、学生宿舍、体育馆建设时间较早,设施设备老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师生呼吁校园改造提升的声音强烈。学校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完善改造方案,但受学校维修资金限制一直未能及时改造。

  “张委员,高校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到底是如何成为民生实事项目的?”在委员报到现场,00后观察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大四学生肖宇晴提问省政协委员、浙江外国语学院院长张环宙。

  作为省政协委员,张环宙在履职过程中,通过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各种渠道倾听需求和呼声。“一方面,我们要关注如何更好赋能学生成长;一方面,也要关注改善校园基础设施这一硬件问题。省内多所高校,都遇到校园基础设施老旧问题,亟待提升。”张环宙委员说,不论是两会期间还是闭会期间,她都通过各种渠道呼吁有关部门重视。

  “每年10月,省政府都会向社会公开征集第二年的民生实事项目。这就是一个问民情、听民声的决策过程。”省人大代表、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王彩萍说,她每年都很关注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公布与实施。比如2023年,省政府就收到4万余条意见建议,最终确定了2024年十方面32项民生实事,并在2024年省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向社会公布。开工建设高校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浙江外国语学院的部分宿舍楼、教学楼外立面维修改造,消防、安防系统改造升级等4个项目,都被列入208个高校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中。“在实事项目的带动下,学校也推进了一系列的校园设施提质升级,校园环境变得更加现代、典雅、安全,获得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张环宙委员说。

  “积极回应民声、确定办什么实事是第一步,真正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难事办妥,是每个承办单位的责任。”杨柏林委员说。在校园基础设施改造提升过程中,校领导还在去年秋季开学前试住新改造的宿舍、检查各种设施是否提升到位,并提出整改意见,让实事真正办到学生心坎上。

  据悉,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8个高校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已全部完工,共惠及46所高校,新增床位1.9万个,更换电梯233台,更新电力设备71套,改造消防设备59套。

  00后观察员还了解到,从2022年起,浙江省政府对十方面民生实事单独列出“落地落细清单”,公布具体项目点位,并对目标任务进行层层细化,将责任分解到各有关部门以及市、县(市、区),让民生实事的实施更加清晰,也让人民群众对项目的进展能及时查看、及时监督。

  2024年底,全省群众通过“民生实事码”查看相关项目建设内容和完成情况,共有群众71万余人次参与意见建议征集活动,满意率达99.13%,连续3年超过99%。

  “从项目的产生,到项目的实施,民生实事真正体现了民声定民生、民主促民生。”肖宇晴说,作为青年宣讲员和“小青荷”志愿者,今后,她的素材库里有了更生动的身边故事,“我要把中国式民主的真实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本报记者 戴睿云 李灿 纪驭亚)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老宿舍焕新,原来有两会的力量 2025-01-13 浙江日报2025-01-1300015;27272686 2 2025年01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