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化特派员和代表委员进群畅聊——
非遗传承,你怎么看
记者 王璐怡
编者按:省两会即将启幕,今年浙报集团推出《我来建个群》栏目,邀请各行各业群体与代表、委员连线互动,就社会关心的热点话题开展对话。
本报讯 (记者 王璐怡)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的重要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月12日,本报记者建立微信群“小村有文化”,邀请文化特派员及相关代表、委员进群畅聊乡村非遗传承发展。“如何更好结合全社会的力量来培育非遗传承人、守住这份传统手工艺?”入群简单自我介绍后,省文化特派员、浙江省博物馆开放与教育部代理副主任陈屹泛的提问开门见山。
作为首批省级文化特派员之一,陈屹泛利用派出单位及相关资源,重点结合派驻地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皮影戏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剧本创新、文创开发等一系列传承探索。过去大半年来,他带动当地皮影戏传播、镇村的非遗产业发展,收获诸多好评,但也遇到了一些困惑。趁着省两会,他带着思考良久的问题向代表、委员请教。
省政协委员、浙江树人学院科研与社会合作处副处长万国伟很关注文化传承的话题。在他看来,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加大政策力度,提供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引导吸引更多企业、非盈利组织、华侨等社会力量加入;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非遗项目发展的市场化路径,通过打造“非遗+旅游”产业链,不断提升非遗产品的附加值,加大市场认可,强化非遗传承的内生动力。
省人大代表、桐庐县莪山畲族乡龙峰民族村党总支委员钟余泉,是畲族婚俗县级非遗传承人。结合自身经历,他认为,非遗传承最重要的就是一个“用”字。红曲酒酿造、畲族彩带编织、畲族婚俗等是莪山畲族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将其充分融入文旅项目,不仅让非遗传承人有了用武之地,还促进地方特色产业有了红火发展。此外,他还建议利用好乡村职业经理人,“在我们村职业经理人的经营下,高山流水千人席非常‘出圈’,全村每周接待游客至少2000名,全年演出可达300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