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要闻

当年,她是闻名全国的种棉标兵;如今,她和家人打拼出一家红火的餐厅

“凤凰山下十姑娘”,幸福生活拼出来

  给祖国的寄语

  希望大家的口袋都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舒心。有空常来我的家乡,来聚君楼吃饭。

当年,她是闻名全国的种棉标兵;如今,她和家人打拼出一家红火的餐厅

“凤凰山下十姑娘”,幸福生活拼出来

  在家人眼里,徐惠君似乎“有点傻”——

  别人不愿干的活她主动揽下;开饭店38年,每天亲自采购食材;宁愿少赚钱,也不愿亏待客人……

  徐惠君对此却毫不在意,当初选择创业,她就是想让家人的日子过得更好些。如今,好日子实实在在地过上了,一家三代住上了新房、购置了新车,还去了很多地方旅游。

  从上世纪60年代科学种棉“凤凰山下十姑娘”到聚君楼饭店创始人,徐惠君的家庭史,也浓缩着中国千万农民的创业史。

  回溯新中国成立75年,有许多像徐惠君一样的“小个体”,他们的生活算不上轰轰烈烈,可他们踏实诚信,靠着小本生意,撑起了中国经济的半边天。

  近日一个周末,我们在位于海盐县沈荡镇的聚君楼饭店见到了徐惠君。今年70岁的徐惠君个头不高,一头短发修剪齐整,笑盈盈的眉眼间透出一丝腼腆。

  小镇上的下午两点并非用餐高峰,聚君楼里却依旧座无虚席,徐惠君忙着为顾客点餐、结账。

  过去的38年里,徐惠君和家人靠着这间饭店闯出了一片天,过上了好日子。

  事实上,徐惠君开聚君楼前,已经是远近闻名的红人。

  1954年,徐惠君出生在海盐县澉浦镇澉东村,祖辈务农,家中还有两个弟弟。因为家境贫穷,徐惠君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但她总偷偷点煤油灯看书,没少挨父亲的骂:“煤油要拿票换,用完就没了。”

  徐惠君虽然委屈,却也能理解。她常听父亲讲起小时候的故事——那时候资源有限,只能勉强解决温饱,每月都要算着吃,因此勤俭节约成了他们的习惯。

  上世纪60年代,恰逢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嘉兴全市为了促进农业发展,鼓励各地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徐惠君所在的凤凰生产队,就成立了“凤凰山下十姑娘”科学种棉实验小组。

  “只要勤快不偷懒就行。”这支队伍还有个特别之处,谁结婚了就要退出,然后再补进一位。17岁的徐惠君也入选了。

  徐惠君白天在棉花田里打药水,晚上摇船捻河泥、装肥料,开拖拉机的活她也揽了。现在谈及往昔,徐惠君仍深有感触:“那时候干活,根本不图工分和名利,只想和别的种棉小组争个高下。”

  播种第二年,“十姑娘”就在三亩四分的田地种出了204斤棉花,为全县最高。她们创造的奇迹犹如凤凰,飞出了山头,飞向全国。徐惠君还作为嘉兴地区农民代表,参加中国妇女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结婚后,徐惠君随丈夫来到了沈荡。上世纪80年代,“个体户现象”在浙江横空出世,丈夫在集镇上开了间裁缝铺,徐惠君则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下,于1987年尝试开起小饭馆,取名聚君楼。“聚拢的聚,君子的君。”徐惠君既希望以此结交朋友,也提醒自己赚钱要取之有道。

  徐惠君的启动资金只有5000元,其中2200元是向姐夫借的,除去店面购买成本,所剩无几。“最开始盘子只买了36个,后来5个5个添,才渐渐凑了两桌。”说起刚开业时的窘境,徐惠君笑出了泪花。

  第一次做生意没什么经验,徐惠君只知道菜要新鲜、味道要好,顾客才愿意来。从开业那天起,徐惠君的闹钟就设定为早上4时15分,用清水抹把脸便蹬着三轮车赶往菜市场,“买菜一定要赶早才新鲜。”

  菜市场里,隔天的蔬菜便宜,一般都降价出售,但徐惠君从来不看一眼。“哪怕少赚点钱,也要保证顾客吃得放心。”每天,大包小包的菜装满了她的三轮车,一趟装不下她就跑第二趟。

  从选购、清洗到烹饪,徐惠君事事亲力亲为,开店至今从未发生过食品安全事故。聚君楼每日客流量也从最初的三四桌,增加到如今的近60桌。生意好的时候,饭店年营收可达300万元。令徐惠君骄傲的是,一些年长的客人还亲切地叫她“十姑娘”。

  1992年,各项市场优惠政策如春雨撒向个体户,徐惠君也乘上了时代的东风。可她也发现,过去只有3家饭店的沈荡,好像一夜之间冒出了许多竞争者。徐惠君更拼了。

  她的“拼”,儿子许奇看在眼里,可也没少抱怨。有一回,一桌客人吃得尽兴,聊天到很晚才走。徐惠君放心不下,亲自在店里守着,困了就拿几张凳子拼拼,躺着小憩一下。“母亲本来腰就不好,肯定心疼啊!”抱怨归抱怨,可看到徐惠君坚持,许奇只有支持的份。

  还有一次,徐惠君算错了账,多收了附近渔场一位客人100元,直到当天结束营业盘账才发现。那晚,徐惠君在床上辗转反侧,心里很不踏实。“第二天天不亮我就起床了,骑着三轮车到渔场等客人上班。”解释情况、还清多收款后,徐惠君才安心离开。

  或许,徐惠君敢闯敢拼、踏实诚实的劲,从“十姑娘”时期就已烙在骨子里。而这,也深深感染着许奇。

  2005年,大学毕业后,许奇向母亲“取经”做生意。“做餐饮太苦了,我不想让他干。”因为心疼儿子,徐惠君帮许奇在沈荡集镇开了家汽修店。

  尽管从事不同行业,但母亲那句“声誉第一,赚钱第二”,许奇牢牢记着。“有一次下大雨,一位客户打电话说雨刮器坏了看不清路,问我们能不能过去修。”许奇没有犹豫,立马安排员工出发。

  一次次不计成本的贴心服务,为许奇的汽修店赢得了好口碑。妻子刘官娥则在聚君楼利用抖音、大众点评等线上平台,帮饭店吸引客流量,“粉丝有2000多了,效果挺好。”

  “现在家里有两辆小汽车了,明年打算把村里的老房子也翻修下。”徐惠君掏出手机,给我们分享这些年去青岛、北京、西藏等地游玩的趣事。

  聚君楼,不仅关系着徐惠君全家的发展,也见证了它所在的贲湖老街的变迁。

  自明代起,贲湖老街就是沈荡最繁华的地方,后来因为集镇规划调整,老街两旁的居民和企业开始搬迁,昔日繁华渐渐褪去,聚君楼也因此搬到了别处。

  2020年,沈荡对贲湖老街进行修缮提升,数十家特色餐馆和文化企业相继入驻,曾经的热闹又回来了。在保留新店的基础上,徐惠君也重回老街,聚君楼焕新归来。“余华书中的同款‘胜利’饭店也在这条街上。”徐惠君很是自豪。

  对于未来的发展,徐惠君没想这么多,只要她还能拿得动锅铲,就愿意一直给大家做家常菜。

  “我也要学做菜,把聚君楼做成百年老店。”11岁的孙子许一玮或许还不懂“生意经”,但奶奶的待客之道他都看在眼里,在耳濡目染中传承。

  不过,徐惠君自己倒是有一个心愿:想抽空再去趟北京,感受下这座城市的新变化,然后再去看看人民大会堂,重温当年她参加妇代会的记忆。

  (本报记者 王雨红 通讯员 吴筱凡 徐纯)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6 “凤凰山下十姑娘”,幸福生活拼出来 2024-10-29 浙江日报2024-10-2900011;27149406 2 2024年10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