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从“有没有”迈向“好不好”“强不强”的发展新阶段

年轻的之江实验室开启二次创业

  本报讯 (记者 姜晓蓉 林辰辰) 来自外星文明的电波信息,一直是吸引科学界乃至普通公众的热点。近日,记者从之江实验室了解到,预计今年年底,之江实验室科研团队将正式完成相场望远镜原理样机研发。它将借助智能计算的力量,在浩瀚的宇宙中捕捉稍纵即逝的“外星信号”。

  相场望远镜和常见的望远镜不太一样——外观金灿灿,浑身长满了“刺”。它没有摄像头或镜头,却能通过智能算法“看见”宇宙中的特殊现象。

  “相场望远镜上的‘刺’是224路信号数字合成波束,能接收来自太阳系外的电磁波信号,然后进行过滤、放大,进入数字信号传输器,通过智能算法快速计算和识别出特别的电磁波信号。”之江实验室新型计算传感与智能处理研究中心研究专家张晓航介绍。

  “‘中国天眼’FAST看得远,相场望远镜视野很广。”张晓航解释,相场望远镜能实现1万平方度的实时大天区覆盖,对瞬息万变的动态宇宙进行高速采样。当真正在外场启动时,它也将和贵州的FAST射电望远镜一样,为宇宙前沿科学问题提供重要观测数据。

  如果说,相场望远镜拥有“智算大脑”,那么它的“心脏”就在之江实验室新型算力中心。在一排排机房里,机柜鳞次栉比,24小时闪烁不停的信号灯表明,大量的数据信息正在此进行快速传输、计算和存储。

  “通过与算力产业上下游创新机构的联合攻关,我们的新型算力中心已经具备支撑万亿参数规模大模型训练的能力。”之江实验室党委副书记赵新龙介绍,之江实验室正在全力推进智算集群建设任务,充分发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作用,为算力强省建设提供高质量算力供给和技术创新支撑。

  当前,科技创新进入“计算密集、数据驱动、基于模型”的全新时代,计算成为重要的创新引擎,正在全面变革科技创新模式和产业发展进程。之江实验室聚焦智能计算,通过建设天地一体智能计算基础设施和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枢纽,支撑智能计算驱动科研范式创新,赋能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等重点科研领域发展。这也是之江实验室2023年启动“二次创业”以来的重要布局。

  不少人疑惑,成立于2017年的之江实验室正年轻,为何进行“二次创业”?“之江实验室的目标很明确,要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二次创业’就是要结合面临的问题进行改革,从‘有没有’迈向‘好不好’‘强不强’的发展新阶段。”之江实验室党委书记佟桂莉说。

  “二次创业”的过程并不容易,之江实验室一手抓规划编制,一手抓综合改革。

  2023年11月,以“一切为了科研,一切服务科研”为宗旨,之江实验室进行了架构重建、干部重聘、人员重组、任务重整、资源重配的系统性整体性重塑。聚焦重大科研任务,原先的7院32中心重组为11个研究中心。此外,重聘中层干部67人,面向一线选聘优秀年轻干部26人。

  “结合重大任务牵引,抽调学员进行系统科研的学习、训练、攻关,让他们基本上具备从零到整个流程的大模型开发能力,培养了一批急需人才。”之江实验室副主任陈伟介绍,截至目前,实验室35周岁以下的年轻科研人员占比达75%,不少90后成为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实验室重大攻关任务负责人。

  一年多来,之江实验室重大成果不断涌现。上个月,星载计算机“智加X2”随着国星宇航卫星登上太空,“良渚星座”首发星座发射计划已提上日程,“天感天算”太空计算系统将初具雏形。4月,天文计算研究中心团队在全球首次发现了3.4万光年外的两颗长周期脉冲星……

  未来,之江实验室将如何围绕智能计算主攻方向再聚焦、再攀登?“对于‘二次创业’我们充满信心,目标就是要锚定一流、对标最好,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尤其是在智能计算领域,要在全国乃至全球成为创新高地,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要,更好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佟桂莉表示。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年轻的之江实验室开启二次创业 2024-10-27 27145107 2 2024年10月2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