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丽江古城探寻弹奏千年的纳西古乐——
听,音乐活化石的不老传说
本报记者 陈黎明 施涵予 云南日报记者 黄立康
丽江还是那个丽江。
长江文化考察队第一路来到这里。即便是旅游“淡季”,古城街巷依然游人如织。到了晚上,各条街巷更是摩肩接踵。
丽江又似乎“变”了。
和人们印象中的“文艺青年”聚集地、“诗和远方”不太一样,丽江给我们的感觉更多了几分“文气”。
漫步五花石铺就的街道,鳞次栉比的老房子、锦簇的花团、潺潺的流水,“从前慢”的腔调扑面而来。
古城的旧时容颜不止她的古建老街。
夜幕降临,在位于古城大研街道的大研纳西古乐会,纳西古乐准时响起,古城的夜一下子雅致起来。
舞台上,大研纳西古乐会负责人文嘉客串起了乐师、主持人,熟练地用中英双语介绍纳西古乐历史和曲目。
“从1981年开始,40多年来,纳西古乐的演出每天从未间断。”文嘉说,每天20时至21时,纳西古乐雷打不动地准时上演。
据了解,纳西古乐主要包括洞经音乐、白沙细乐、皇经音乐,其中皇经音乐已失传。纳西古乐源于唐、宋、元时期中原的词牌、曲牌音乐,被称为“音乐活化石”。宋元时期,古乐传至丽江地区,后因战乱几近失传。1981年,纳西族音乐家宣科对纳西古乐进行系统性挖掘、研究和整理,并与纳西族一众音乐家重新组建大研纳西古乐会,先后赴23个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纳西古乐从此蜚声海内外。1997年,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纳西古乐是其中核心的文化遗产。
作为宣科的女婿,文嘉一度看到大研纳西古乐会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便毅然辞掉体制内工作,接棒大研纳西古乐会。
如今,大研纳西古乐会共有20余名乐师,其中七十岁以上的超过一半。大研纳西古乐会乐师陈秋元已经89岁,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最担心的就是纳西古乐失传”。
“纳西古乐作为丽江的旅游文化名片,将其传承下去是我们的夙愿,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文嘉说。
生生不息,代代相承。00后余丽鑫,是乐队最年轻的演员。从小耳濡目染,热爱纳西古乐的他,一有空就和“爷爷们”同台演奏。
年轻人的融入带来年轻化,传播形式的创新则拓展了纳西古乐的传播渠道。大研纳西古乐会经常在演出时推出线上直播,单场最多时有5600人次观看。记者采访当晚,一群来自广西艺术学院的学生正忙着拍摄纳西古乐主题纪录片。多种传播形式的介入,让纳西古乐传播得更广。
《八卦》《浪淘沙》《十供养》《步步娇》……在乐师们的有序配合下,高雅大气、空灵悠远的乐曲穿越时空。1200年前的声乐不再有时间隔阂,融入纳西人的生活,响彻古城,也声动乡村。
在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黄山镇下长水村,和凛毅家的小院格外热闹。“白沙细乐传习中心”的招牌,昭示这里不仅是一家人的居所,也是白沙细乐传承基地。
“我一出生就听到这个音乐,12岁开始学习白沙细乐。”57岁的和凛毅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说,白沙细乐一直有“听三年,练三年”的说法,没有固定乐谱,必须通过师徒相授的形式,长时间教学方能传承。
从父亲到自己,再到儿子和福成,白沙细乐已在和凛毅家传承了三代。
在我们的提议下,和凛毅携家人即兴展示了《三思吉》《第七乐章》等曲目,曲调悠扬中透着一丝凄美。
这么动听的音乐,一度面临没人愿意学、没人能学好的困境。“上世纪60年代,整个丽江只有一位白沙细乐传承人。父亲生前一直说,白沙细乐绝不能丢。”父亲的嘱托,是和凛毅坚持近半个世纪的巨大动力。
如今,白沙细乐传承人已达约200人。和凛毅和下长水村村民组建起乐队,先后受邀赴匈牙利、德国、斯洛伐克、白俄罗斯、俄罗斯等国巡演,走进国家大剧院、中央音乐学院等音乐殿堂交流、演出。
“我们要让游客在传统建筑里感受非遗文化。”和凛毅说,今年7月,他和家人将自家小院修葺一新,纳西人的传统院落化身文化小院,时常向游客推出白沙细乐展演。
采访当天,白沙细乐研习中心接待了100多位游客。为适应文旅市场的需求,和凛毅还做了创新,如在演出中加入纳西打跳、民歌等元素,丰富游客观赏体验。“效果比我们想象得要好,来听演奏的游客越来越多,预计全年客流量可达2万人次。”和凛毅说。
从父亲到和凛毅,已先后举办过十届白沙细乐培训班。如今,白沙细乐还走进校园,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学习传承中。“传习白沙细乐,不仅是因为热爱,也是在为国家、为民族做一点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我们会一直走下去。”和凛毅说。
(本报记者 陈黎明 施涵予 云南日报记者 黄立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