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创新浙江

起而行之 奋勇争先

南太湖新区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新区样板

  秋天,收获的季节。湖州市南太湖新区,再次迎来丰收。

  10月14日至15日,南太湖新区举行“新质动力 绿色未来”第六届投资贸易与科技人才合作推介会,来自国内外的百余名嘉宾客商齐聚一堂,聚焦新质赋能,深化合作发展,共赴未来之约。

  这般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南太湖新区的人们早已习惯——

  犹记得5年前,作为浙江省大湾区布局的重要一子,以着力打造全国“两山”理念转化实践示范区、长三角区域发展重要增长极、浙北高端产业集聚地、南太湖地区美丽宜居新城区为目标,南太湖新区应运而生。

  5年来,南太湖新区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浙江省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以生态优先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产城融合为核心,创新高效体制机制,构筑绿色产业体系,优化宜居宜业环境,全力打造高能级战略发展平台。

  强科创

  锐意创新打开发展空间

  科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力量,总能在不经意间带来惊喜。

  湖州恒鑫水产未来渔场上,一艘蓝白相间的无人船在蟹塘中匀速前行,饲料颗粒从船舱中部向前旋转飞出,均匀落在水面。“这是智能无人虾蟹养殖船,原本十几亩的蟹塘投一次料,两个工人半小时才能完成,这艘船5分钟就能自动搞定。”恒鑫水产负责人沈云杰欣喜地说。

  这艘智能无人虾蟹养殖船搭载了激光雷达系统和虾蟹病毒检测试剂盒,不仅可以大幅解放劳动力,还能为虾蟹“把脉问诊”。在投料过程中,不仅能实时检测塘内水体pH值、溶氧、温度等数值,还能通过取水样,检测其中的细菌、病毒DNA等指标,来判断虾蟹是否得病。

  这件发生在农业领域不起眼的小事,却催生着虾蟹养殖业的巨变——更高的生产效率、更优的成本控制、更高的技术含量,传统养殖实现完美蜕变。

  变化背后的主要力量——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正是南太湖新区的重要科创平台。近年来,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紧盯市场做科研,由企业“出题”,实验室“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5年来,南太湖新区不断推动科创平台做大做强,累计集聚院(校)地合作平台23家,其中,工业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引进推动湖州国字号科研平台实现“从0到1”的突破;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家,分别为湖州中科应用技术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累计集聚众创空间17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4家;省级高企研究院从9家增长到18家,省级高企研发中心从34家增长到59家。

  “创新效果如何不能只看平台数量,更要注重科创成果转化效率和科研各环节的融合程度。”南太湖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5年来,南太湖新区“1+3+N”科创平台累计孵化企业1000余家,集聚各类“双创”人才6000余名。湖州中科应用技术研究院培育和孵化企业近3年实现新增产值超10亿元、税收约1.5亿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在新型研发机构内深度融合,以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为先行试点,探索“一院一园区一基金一持股平台”的“四个一”模式,引入浙大控股集团建设浙大科技园湖州基地,负责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设立首期规模5000万元的科创产业投资基金,优先支持研究院和基地孵化项目;打造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湖州)科技人才产业生态圈,以研发活动的开展带动产业化项目导入,吸引6家校友类半导体企业落地南太湖智谷。更强的科创平台、更顺的转化路径、更优的创新模式……硬核科创力量,正为南太湖的发展打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强产业

  硬核力量夯实发展基础

  发展硬实力最直观地体现在产业基础上。

  湖州卫蓝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GWh固态锂离子电池项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塔吊林立,装载钢筋、混凝土的卡车往来穿梭,机器轰鸣声、钢铁撞击声此起彼伏。

  2022年6月底,该企业一期项目投产,仅隔3个月,公司就追加109亿元二期投资,达产后将形成年产20GWh固态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能力。作为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卫蓝还协同引进了下游南木隔膜、蓝固材料等一批配套企业。这个“招引一个大家伙 迎来一群‘好朋友’”的故事,为人津津乐道。

  眼前的种种场景是过去5年南太湖新区不断提升产业能级的生动缩影,也是当地夯实发展基础的基本逻辑:积极构建以新能源、半导体及光电、生物医药、休闲旅游等为主的“3+1+N”现代绿色产业体系,以绿色智造与现代服务的双轮驱动,挺起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脊梁”,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据了解,5年来,南太湖新区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落实招大引强举措,创新精准招商办法,截至2024年5月,累计签约引进项目351个,总投资额达2986亿元,为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2019年,南太湖新区成立后,依据自身资源禀赋和现有产业基础结构,制定了清晰的产业规划,重点发展新能源、半导体及光电、生命健康三大主导产业,此后又根据新区拥有国家级太湖旅游度假区这一金字招牌的独特优势,大力引进休闲旅游产业,逐步形成了“3+1+N”主导产业体系。其中,不乏天能锂电产业园、蜂巢新能源、吉利商用车、浪潮PC整机、卫蓝年产20Gwh固态电池生产线、申科生物检测试剂等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

  在“3+1+N”产业规划指导下,南太湖新区不断加大精准招商力度,主导产业集聚度也在迅速提升……

  强人才

  筑巢引凤积攒发展后劲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句经典的电影台词早已跳出艺术范畴。

  眼下,在南太湖新区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一件事”专窗,人来人往、电话不断。据悉,该窗口围绕人才培养、管理和发展等各个阶段,提供补贴申领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等全周期人才服务。

  “做好人才文章,首先要拓展引才渠道。我们坚持人才强区首位战略,已累计引进大学生及各类人才4万余人。”南太湖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引人容易留人难,做好留人文章是人才工作的关键。南太湖新区每年迭代升级人才新政,出台《南太湖新区西塞山英才项目》等人才政策,对入选的创业项目最高给予200万元创业补助,符合双招双引的落地项目可直接认定,打通项目落地快车道。连续举办5届“白鹭杯”创赛,组织“青创新城海外青创大赛”、清华三创赛等赛事活动,累计吸引1000余个项目参赛,入选“西塞山英才项目”61个,入选市级“南太湖精英计划”项目137个,认定市双招双引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43个。

  “我们坚持以多举措优化人才服务。”南太湖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区以打造人才培养政策、体制机制“先行先试”特区为目标,构建起“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多方联动打造“创享南太湖”品牌建设。

  强环境

  优上加优塑造发展优势

  只有不断营造更加优质的发展环境,才能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塑造新优势,形成以环境促发展,以发展优环境的良性循环。

  首先是区域环境。“借长三角的水、浇南太湖的田”,位于长三角腹地的南太湖新区,是在长三角一体化重大国家战略和浙江省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规划建设的,自诞生之日便承载着长三角区域发展重要增长极的使命,具有开放合作的基因与血脉。

  如今这一区域环境优势正不断通过基础设施与跨区域协作放大。

  在沪苏湖铁路湖州段Ⅰ标段,455个墩身昂然挺立,架起路基,如一条稳健的巨龙盘旋于湖州大地上。据了解,上海经苏州至湖州的沪苏湖高速铁路已基本建设完成,预计年底开通。通车后,湖州到上海最快只需40分钟。

  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金融服务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上海虹桥商务区、张江高科、临港新片区等科技园区布局建立飞地园区……5年来,南太湖新区巧借浙江省及长三角地区的东风,承接优质资源溢出,收获满满。

  然后是营商环境。2023年7月,南太湖新区成功入选浙江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成为全省七大试点地区之一。自承接试点以来,新区以线下“一站式”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为重要载体,坚持政府、社会、企业三方协同、多元参与,探索构建“一五三十”增值式政务服务新体系,推动政务服务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迭代升级。

  过去5年,南太湖新区建设如火如荼,吸引了很多企业落户于此,对这些企业不仅要“招得来”,还要“服务好”,更要“留得住”。为此,南太湖新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湖州市首个集休闲、金融、商务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企业家会客厅”,坚持每周三召开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新区坚持开门听建议、协商解难题,目前已解决企业家诉求问题668个,满意率达100%。

  最后是人居环境。一栋栋新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新马路相继投用……于省级新区而言,从一纸蓝图到高楼林立,是一个城市更新的过程。走进湖州南太湖新区,前脚跨出摩天大楼,后脚便可踏入菜地稻田,都市CBD和田园生活,在同一空间里实现快速切换,一座产城融合宜居之城呼之欲出。

  抓老旧小区改造、抓风貌样板区及未来社区创建、提升城市绿化景观品质、抓污水零直排工程、抓小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5年来,南太湖新区持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加快实现老城“旧貌换新颜”。除大范围的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外,近年来,南太湖新区聚焦民生需求、结合区位特点,科学设计方案、合理布局空间,实现“见缝插景”,将零星边角地、老旧绿地打造成精致的“口袋公园”。

  拥湖发展,向绿而生。南太湖新区,这个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能级发展平台,正为“一定要把南太湖建设好”勾勒出新的发展画卷。

  (本版图片由南太湖新区提供)


浙江日报 创新浙江 00012 南太湖新区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新区样板 2024-10-15 浙江日报2024-10-1500004;浙江日报2024-10-1500009;浙江日报2024-10-1500019 2 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