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故事是一个国家最重要最有力的故事
——记杭州市“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普法志愿者王玲
本报记者 蒋欣如 通讯员 孙炼栋
西子湖畔,北山街84号大院30号楼,坐落着一幢青砖叠砌的建筑——“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
杭州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的起草地。陈列馆序厅墙上,镌刻着当年毛泽东主席说过的话——“治国,须有一部大法。”
“1953年12月,毛主席率宪法起草小组成员乘专列离京来杭,在西湖边用了77个日夜,写就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初稿。从此,一座城市和一部大法结下了不解之缘……”普法志愿者王玲走心的讲解,将参观者的思绪拉回70年前。
作为陈列馆第一批普法志愿者之一,今年59岁的王玲已在退休后连续讲了8年的宪法故事。每到开馆日,王玲一大早就会从家里出发,乘坐1小时公交车到馆里,开始当天的讲解工作。
从开始一星期至少讲解一天,到现在几乎一有空就往馆里跑,8年间,王玲在陈列馆志愿讲解2000多场,服务观众超过4万人次,早已对陈列馆中的文物故事如数家珍,“宪法不是挂在墙上、锁在抽屉里的文件,宪法故事是一个国家最重要、最有力的故事。”
2016年12月4日,在第三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建成开放。机缘巧合,王玲在网上看到了陈列馆招募志愿者的信息,当时还在苏东坡纪念馆担任讲解志愿服务的她,对宪法讲解有点“露怯”,“别的历史故事,多一个少一个无伤大雅,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万一讲错了怎么行?”
可眼看着报名讲解的人不多,热心肠的王玲还是“逼”自己试一试。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她抓紧一切碎片时间背诵数千字的讲解内容,有时随手拿一张纸就开始默写,考验到底记住了多少。晚上她也闲不住,把自家客厅当作展厅,边讲解边录音,一个字一个字打磨细节。
日复一日的练习,让王玲慢慢摸到了门道。她不再拘泥于固定的讲解词,也不看展板介绍,而是面向观众,从他们的每一个神态里寻找节奏:如果参观者频频看时间,说明后面还有安排,尽量多拣“干货”讲;如果参观者流露出浓厚的兴趣,那就增加一些故事细节,确保他们不虚此行。
“参观的人来自天南海北,身份年龄也不同,想让他们都听得懂、记得住,得有策略。”王玲从8年讲解中悟出了一些诀窍:向小学生讲解,要优先采用游戏互动,或者多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向大学生讲解,就给他们每人发一本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鼓励他们多提问、多讨论;向老年群体讲解,可以带他们对着宪法起草委员会成员的照片一一辨认,更能引发共鸣。
前几天,陈列馆里来了几名英国游客。王玲特意将讲解重点放在“五四宪法”起草中广大中国人民的故事和情感上:“1954年,宪法草案发布后不到3个月,整个中国就有1.5亿人参加了大讨论,占全国人口四分之一的公民参与宪法制定,这在世界制宪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甚至还有人给自己新出生的孩子取名‘宪法’……”
多年的志愿讲解,王玲不辞辛苦,不计得失,从未想过获取任何报酬。她说,自己的收获在别处。
9月15日,王玲遇到一名特意从安徽赶来的大二学生。他时而驻足,时而询问,时而沉思,最后在观众留言里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写了一大段感悟:“我带着为什么叫‘五四宪法’‘西湖稿’‘人民的宪法’三个问题,来到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在王老师详细耐心的讲解下,我学到了许多和宪法有关的知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主动接受宪法教育,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王玲把这段留言拍下来,说要好好珍藏,“这是对我志愿讲解最好的回报。我最希望听到的,就是大家说,这一趟没白来!”
因为“五四宪法”,杭州在中国宪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获得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财富。“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馆长王永翔说,让常态化运作的陈列馆成为生动的课堂,其中,普法志愿者服务队的力量不可或缺。
从2017年3月成立至今,陈列馆普法志愿者服务队已有包括律师、医生、记者、企业管理者、大中学生,以及不同行业的退休人员、一线员工等志愿者350余人,每年为观众提供讲解3000余场。截至目前,“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已接待观众超过230万人次,并辐射带动各地建成400多个宪法主题公园(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