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深读

海洋种业振兴,关键是人才

  应磊 翁云骞

  “缺乏人才,我们种质研发的品种比较受限,技术还比较传统,规模做不大。”宁波一家海洋育种企业负责人在采访中向记者吐露心声。记者发现,宁波的海洋育种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企业主反映,过去主要靠“土专家”的经验搞育种,受制于人才缺乏,制约了产业发展。

  海洋种业振兴,人才是第一要素。长期以来,宁波由于缺少科研机构,海洋种质创新起步晚,起点也较低。采访中记者真切感受到,从科研院所到育种企业,普遍对人才充满渴望。这些年,各方面对海洋种质创新日渐重视,可喜的变化正在发生。宁波从小打小闹的“土专家”开始,逐渐引进高级科研人才,打造科研体系。

  过去,作为象山首届乡土专家,徐万土七上岱衢洋采捕野生岱衢族大黄鱼,成功选育出国家审定的两个新品种大黄鱼“东海1号”和“甬岱1号”,辐射带动千余户渔民增收。现在,从初出茅庐的水产学博士到重大农业攻关项目主要负责人,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教授王亚军用十多年时间开辟出一条人工养殖东海银鲳的新路。

  如今,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已经明显呈现出高科技、高投入、大规模的“两高一大”特征,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来支撑。宁波海洋种质创新正在加快培育引进“正规军”,打造正规化平台。随着有利于人才资源成长的良好氛围形成,一个以市场主导、科企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正日趋完善。


浙江日报 深读 00004 海洋种业振兴,关键是人才 2024-09-13 浙江日报2024-09-1300015 2 2024年09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