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理论周刊

国际留言板

  2019年,良渚申遗成功,我也来到杭州求学。这几年,良渚就像我身边一个熟悉又古老的文化符号,总是深深地吸引着我。特别是去年“杭州良渚日”发布了良渚色,在网上看到这个推送时,我立刻就坐不住了,跑到良渚博物院一探究竟。鸡骨白、琮黄、玉沁黄、璧青、雾灰……这不仅是器物的颜色,也是历史的颜色。看到它们,我的灵感也来了,立马掏出画笔,把收集的素材整理成“灵感板”,用到自己的设计里。就像这缤纷的色彩一样,良渚文化有满满的生机和活力,它是一座五千年的色彩宝库,还有无尽的宝藏等待着我去挖掘。

  马来西亚留学生唐昕琳

  玻利维亚留学生张庆华

  我已经到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参观过两次了,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更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璀璨辉煌的见证者。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以其宏大的规模、丰富的遗存和严格的保护,令我叹为观止。那巍然屹立的莫角山宫殿区,揭示了良渚社会高度发达的组织结构与权力中心;庞大的水利系统,让我深刻理解到良渚文明在农业灌溉、防洪等方面的先进理念与卓越成就,它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即便是在现代社会也具有启示意义。良渚文明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让我领略到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的独特魅力,更激发了我对中华文化的深度探究热情。

  匈牙利留学生唐梅

  良渚文化让我再次体会到中华文明的神奇。我的爸爸是中国人,我小时候他就告诉过我,中国是唯一的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但我只是有印象,并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直到我了解到良渚文化,我才明白,原来五千年前,中国就已经有这么完备的社会体系。生活在良渚的人,有对美的追求,可以用繁复的工艺在玉器上雕刻出比头发丝还要细的线条,他们还能召集起很多的人力,造古城、修河道,简直令人难以想象。更重要的是,良渚的玉器还体现了他们对礼仪的追求。我觉得,这些都证实良渚进入了文明社会。现在,春光正好,快约上自己的小伙伴,来一场良渚的踏青之旅吧。

  印度尼西亚留学生余铭儿

  对良渚文化的探索,让我深刻领悟到中华文明的悠久辉煌。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获得世界公认,揭开了中华文明起源之谜,是具有说服力的实证。它的社会制度、城市建设和农业发展,与古埃及、古印度文明等同样璀璨,让人惊叹不已。遗址中发现的玉器、漆器、陶器等展示了良渚先民的高超工艺,让我认识到5000多年前的他们也曾享受过器物之美。古城遗址值得我们国际学生深入学习了解!

  作为一名来自韩国的留学生,这两年我体验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在担任杭州亚运会志愿者期间,我了解到亚运会吉祥物“琮琮”的设计灵感便来自良渚文化,这也更加吸引我参观良渚古城遗址。

  韩国留学生金多娟


浙江日报 理论周刊 00007 国际留言板 2024-05-13 浙江日报2024-05-1300009;浙江日报2024-05-1300007;浙江日报2024-05-1300008;浙江日报2024-05-1300013;浙江日报2024-05-1300014;浙江日报2024-05-1300017;浙江日报2024-05-1300016;浙江日报2024-05-1300018;浙江日报2024-05-1300020;浙江日报2024-05-1300021;浙江日报2024-05-1300012;浙江日报2024-05-1300024;浙江日报2024-05-1300023;浙江日报2024-05-1300019;浙江日报2024-05-1300022 2 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