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以一流争一流 以样板创样板

宁波技师学院:谱写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新篇章

贾磊利

  “学校毕业生太抢手,需要提前一年说好,来晚了就抢不到人了!”在宁波技师学院2024届毕业生新型学徒制专场招聘会上,宁波精达成形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人事经理向不少学生抛出了“橄榄枝”。

  这所学校的学生缘何能成为当地企业竞相争抢的“香饽饽”?

  作为宁波市技工院校的领头羊,宁波技师学院办学65年来,始终坚持技工教育特色,以培养技能人才为己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聚焦“建设高质量充分就业创新城市”“全力打造职业技能人才集聚高地”建设要求,高质量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2022年4月,学校被列入浙江省一流技师学院建设名单,成为宁波唯一一所一流技师学院建设单位。

  从“校门”到“厂门”

  产教融合强本领

  “我还有一年才毕业,想找实习单位,没想到企业早早地就找上门了。”2023年6月,宁波技师学院2018级机电专业的李思博收到了7家单位的录用通知,思虑再三,他选择了更符合自己专业的海天集团。而在海天集团的专场校招面试上,与他一同被录用的还有40多名同学。

  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全日制技师培养的院校之一,宁波技师学院探索的企校“双元联动搭建、协同创新共育”技师培养模式被业内称为“宁波技师学院模式”,并在国内推广,也被形象地称为技能人才培养的“Door to Door”模式。

  近年来,学校围绕宁波“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人才需求,全面对接数字产业集群、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关键基础件产业集群等产业重点布局,着力打造产教“多主体”的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出“分流、分层次,小班化、导师制”“产教融合、工学一体”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让“校门”到“厂门”的大路越走越宽。

  从“制造”到“智造”

  “技师+工程师”勇创新

  此刻,宁波中科祥龙轻量化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考虑如何与宁波技师学院深入合作,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适应性培养。作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孵化的高科技产业化公司,中科祥龙致力于支撑国家重大装备与科技工程的实施。但就是这样一家从事新兴产业的企业,生产部50%的技术工人都来自宁波技师学院,他们平均年龄22岁左右。

  “接下来,我们将会进一步加深与学校联合培养人才的力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真正的‘技师的能力+工程师的思维’的复合型人才。”翔龙办公室主任李金瑞说道。

  从“制”迈向“智”,“技师+工程师”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认可与青睐。宁波技师学院紧抓市场需求,在省内率先引进工程师培养课程体系,与同济大学工业4.0学习工厂合作,积极探索“技师+工程师”贯通培养创新模式,构建与工程能力相适应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为企业培养输送高素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从“练兵场”到“赛场”

  产才共振促发展

  “领奖那一刻,我把五星红旗披在身上,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技术’,展现了‘中国青年’的风采!”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重型车辆维修项目金牌获得者蒋昕桦夺冠后着实在网上火了一把。这位来自宁波技师学院的00后学生,远赴奥地利和世界顶级技能人才一决高下,一举实现了中国队在该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在学校的培养下,蒋昕桦在技能新赛道实现了个人成长的“弯道超车”。

  在技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宁波技师学院充分意识到竞赛在新产业、新职业、新技术发展的风向指引作用,坚持以技能大赛为抓手,对标世界技能大赛,强化“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融”,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施设备、师资力量等与国际标准、产业发展、企业需求全面接轨。在培养出重型车辆维修项目世界冠军后,学校率先将世赛竞赛成果转化为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让重型车辆维修专业进入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填补了我国该领域技能人才培养的空白,输出了“赛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宁波样本。2023年,学校共有16名师生荣获“全国技术能手”,28名选手入选世赛国家集训队。两届全国技能大赛上,学校师生共斩获2金2银1铜,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居全省前列。

  接下来,宁波技师学院将继续深入探索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命题,锚定数字技能人才培养,健全“技师+工程师”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多维加强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强化技能人才适应性培养;全力构建赛教融合生态体系,推动世赛标准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有机融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技能人才支撑,为技工教育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宁波技师学院:谱写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新篇章 2024-05-13 浙江日报2024-05-1300008 2 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