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理论周刊

把握人文经济学的“大人文”定位

  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文经济学重要论述,谋划浙江人文经济发展格局,“人文经济学:在人文与经济的互动中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理论研讨会近日在浙江省委党校举行。与会学者围绕人文经济学的理论内涵、基本特征、浙江优势和实践路径进行研讨和交流,建构了人文经济学从概念到分析框架的规范体系。

  解析人文经济学的理论内涵

  人文经济学的提出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与经济互融互促实践的观念革命。与会学者从学术史的角度梳理人文经济学的发展脉络,指出理解人文经济学,不能简单地对人文与经济进行符号式叠加,关键是要从底层逻辑建构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分析框架。浙江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魏江指出,狭义地理解人文经济学,特指人的精神类消费、文化产业发展。从人文特征、人文载体和价值传递层层递进的底层逻辑来看,人文经济学包括“人文要素化逻辑”和“人文价值化逻辑”两类分析框架,进而推出“人文经济学=人文经济化+经济人文化”的结论。浙江省委党校原副校长、二级教授陈立旭将人文经济学的内涵拓展为四个方面: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文化的自我更新能力以及经济发展的人文取向。

  把握人文经济学“大人文”的特征

  与会学者普遍认同,人文经济学的理论品格是人文精神,发展是目的,人的发展是最终归宿。这涉及如何理解“人文”在人文经济学中的权重问题。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盛世豪强调,人文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概念,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人文经济学呼吁人文回归,关怀人性,关切使人幸福的命题。浙江省委党校二级教授胡承槐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文经济学概念,人文是“大人文”,对应的管理对象是整个社会。区别于以“经济人假设”为理论基点的西方经济学,嘉兴南湖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贾文胜认为,人文经济学围绕人、文化、经济三要素,强调人文经济化超脱以“物”为载体的社会客体性现代化,是以“人”为载体的主体性现代化。

  立足人文经济学的浙江优势

  与会学者溯源人文经济学与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文化经济”的内在关联,指出“文化经济”萌发了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省域实践经验,人文经济学概念进一步赋予“文化经济” 理论深度、站位高度、实践广度。未来,建构浙江人文经济学的理论高地和实践阵地的优势包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和“八八战略”。盛世豪强调,浙江发展的优势在于独特的人文底蕴,浙江“义利合一”的人文观更符合人的本性。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专职副馆长姜玉峰同样指出,浙江精神是浙江创新发展人文经济学的养分土壤。与此同时,“八八战略”是浙江创新发展人文经济学的纲要引领。浙江持续推动“八八战略”,形成了文化与经济融合互促的典型示范。如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党组成员李一波举例指出,浙江丽水的文化经济化为经济发展创造了环境吸引力、城市竞争力、业态新活力、产业催化力、精神感召力以及创新驱动力。

  谋划浙江人文经济发展格局

  创新文旅融合机制,释放文化经济学的活力,浙江大有可为。与会学者聚焦浙江人文经济的发展建言献策,除物质积累、人才支撑、评价体系等举措外,一是强调文化的引领作用。盛世豪强调人文资源是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浙江具有先天的资源禀赋优势。姜玉峰指出,未来要挖掘阐发浙学传统的时代价值,探索建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助力地方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贾文胜指出,家风是流淌在国人血脉中的重要因子,是地方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繁荣家风文化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建议设计中国传统家风的研究模型。二是侧重文化与经济的协调机制。李一波认为,要注重研究人文与经济互促影响。魏江强调,浙江的人文经济发展,既要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又要突出文化的包容性和发扬“诗画江南”的文化品格。三是主张树立整体的人文经济学观。胡承槐强调,推动人文经济学发展要具有系统思维、时间观念和国际维度。因为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文化和经济作为子系统,受制于社会发展水平。因此,人文经济学是一个关乎物质时间空间三维结构的总体概念,偏狭理解只会造成肢解和曲解。

  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中指出,“文化经济”的本质在于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说到底要突出一个“人”字。“人文经济学”是对“文化经济”的创新蝶变,体现在文化经济化与经济文化化中“人文”作为精神力量和物质资源的独特优势。与会学者一致认为,“人文经济学”的人文是基于人性的人道主义精神。“义利合一”符合生存和自我实现的人性,只有充分尊重人性的客观需要,才能化解“义”“利”两类不同类型价值追求的潜在冲突。在此基础上,“人文经济学”使得主动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类主体,能够适时对义利之争做出适应性选择,以此消弭价值差异引发的社会冲突,由此实现“善政”。

  【本文由浙江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罗智芸整理】


浙江日报 理论周刊 00006 把握人文经济学的“大人文”定位 2024-04-15 26767241 2 2024年04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