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凡历程感悟巨大变化
——一论立足20周年新起点纵深推进平安浙江建设
本报评论员
4月7日,平安浙江建设20周年大会召开。同日,《浙江日报》刊出特别报道《第一视点·记者手记丨构筑“大平安” 绘就和谐景——写在平安浙江建设20周年之际》,追溯了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全面部署平安浙江建设的辉煌历程,回顾了浙江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在平安中国建设省域先行探索实践之路上迈出的坚实步伐。站在20年的时间节点,从不凡历程中感悟巨大变化,在回首往昔中翘首未来,更加坚定了我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笃定前行、感恩奋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齐头并进,续写“中国之治”浙江新篇章的信心和决心。
平安浙江建设20年,成就不凡历程,引领浙江巨变。2004年,浙江经济高速增长之时,社会和谐稳定却屡遭挑战。人富了,为什么安全感反而少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直面这个充满矛盾对立的治理之问,开启了平安浙江建设的求索和布局。20年来,朝着“五个更加”总体目标和“六个确保”具体目标,浙江把平安建设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谋划和推进,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之路。地区生产总值不断跃上新台阶,各类案事件及安全生产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等各项指标年年下降,群众安全感年年上升……数据后面大写的“平安”二字,托起了老百姓实打实的幸福感,助推浙江奔竞于省域发展的快车道。种种巨变,充分印证了习近平同志20年前的科学论断——没有平安的浙江,就没有全面小康的浙江;没有和谐稳定的浙江,就没有繁荣富裕的浙江。
回顾过去,有助于更好地前行。平安浙江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最根本的在于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确立的好思路、形成的好做法、打下的好基础,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立足坚实基础、沿着科学指引,历任省委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建设重要论述,平安浙江建设的成功经验不断涌现:始终坚持人民主体立场,从保障群众衣食住行安全,到打击新型网络犯罪,民有所呼我有所为,“大平安”格局逐步成型;不断迭代社会治理新范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模式,以数字浙江赋能创新,以文化建设浸润人心,在民主与法制轨道上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不断焕发新生机;合力绘就共建共治共享图景,从“一把手”案头雷打不动的经济和平安工作“两张报表”,到活跃在全省各地的“东海渔嫂”“红枫义警”“武林大妈”等基层组织,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高斗争主动性,才有共同构建社会平安和谐的持久动力。
平安是人间朴素的心愿,也是治理的高级境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明确提出“加强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创造更多经验”。20年,从平安中国建设省域先行实践,到高水平建设平安中国示范区,不凡的历程鼓舞着浙江、光荣的使命激励着浙江。新起点上,我们仍要保持警醒、先行争先,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建设重要论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为浙江“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提供安全保障,书写平安中国建设浙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