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传播,须以“内涵”破“内卷”
徐东涛 张帅
2024年初,哈尔滨旅游引爆网络,激活全国文旅市场,各地文旅部门纷纷借助互联网推广当地。当前,春节临近,又一波文旅热已经在路上。如何抓住新一轮文旅热机遇,向外界正确有效推介本地文旅资源,树立文旅形象,这都要求文旅传播树立正确的方式和方向,以“内涵”破“内卷”。
文旅传播只有立足于内涵深厚的中华文明,才能在触达用户时实现传播广度、深度和美誉度的统一。因此,文旅传播必须走向内涵化,以实质性内涵破解内卷化倾向:在传播内容上,要在各地特色文化中发掘文旅资源的深度精神价值;在传播主体上,要发动多元主体的行动力量,既相信官方权威性,也相信高手在民间;在传播策略上,既要遵守现有的宣传规范,也要适应当今网民习惯,适度加入“网感”;在传播规律上,既要着力打造统一的文旅品牌,也要精心推送定制化的信息服务。
注重传播内涵,各地文化标识化。文旅部门可在各类传播活动中注入可信、可亲、可爱的当地文化要素,注重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民间艺术等,进一步擦亮文化旅游品牌。比如,方言文化是地方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线上出台“方言对话”活动。又如,浙江的茶文化和丝绸文化在全国独树一帜,因此,浙江在文旅宣传中可依托西湖、普陀山、雁荡山等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有机展示浙江茶叶与丝绸的历史和现实故事,激发游客对特色文旅内蕴精神价值的共鸣。
洞察传播舆情,行动主体多元化。要发挥官方渠道的主流作用,发掘各地主流媒体的传播资源,文旅部门也要主动及时地发声,先于冒牌和杂音抢占舆论高地。相关部门要提升文旅舆情监管与处理意识,借鉴哈尔滨文旅局近来的舆情治理经验,做到凡有舆情事件均快速响应,有情况时对服务不周之处进行深刻反思,公安、市场、文旅等部门协同开展监管。同时,要发挥民间资源的正面叙事能力,发掘正能量文化名人、正面新闻人物等个体的价值,形成文旅故事的多元讲述矩阵。
明确传播策略,叙事话语网感化。近年来,各地的传统习俗和民俗活动已形成大量文本材料,在面向网络用户传播时应注重话语方式的通俗易懂与趣味横生。比如,浙江丽水的摄影节是吸引游客的独特文化资源,相关部门可结合时下网络用语“扫街”,讲述摄影爱好者在街上拍照的相关活动,拉近与网民的心理距离。同时发挥网络互动优势,将H5、社交媒体游戏等现代形式融入传统故事,用现代科技重现历史场景,使之贴合现代网民的触屏习惯。
讲究传播规律,整体定制并行化。首先,要形成整体性的文化形象与线路。以浙江为例,可强力塑造“诗画浙江”的整体品牌形象,使之成为游客心中的独特浙江印象,以此为契机,推动浙江各地文化资源的互联互通。比如,通过打造文化旅游圈、文化节庆联盟等形式,促进各地文化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整合浙江不同地区的美食资源,提供一站式美食体验等。其次,开展定制化的信息组合与投送。在整体品牌塑造的基础上,形成精准的信息推送,以差异化数字实践赋能文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