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见“最美” 行行有“最美” 人人尚“最美”
——2023年度“最美浙江人”掠影
1月29日上午,省人民大会堂,50多名2023年度“最美浙江人”代表身披红绶带,接受省领导的表彰。
“最美浙江人”,扎根各行各业,书写真善美,诠释情义深重、真心无价。多年来,一批批“最美浙江人”给社会带来了感动、给浙江带来了荣誉,成为浙江大地一道亮丽风景线。
处处见“最美”,行行有“最美”,人人尚“最美”。层出不穷的“最美浙江人”,感召人们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在各自岗位上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助力浙江勇敢立潮头、永远立潮头。
榜样“全域开花”
深情礼赞最美人物
55岁的烧饼师傅赵一均身披红绶带,兴奋又紧张。从事缙云烧饼制作36年,他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凭借做烧饼成为“最美”,还走进省人民大会堂,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接见和慰问。
能从全省600多万个体工商户中脱颖而出,成为首届30名“最美浙江人·最美个体劳动者”之一,赵一均有过人之处:他创新工艺提高缙云烧饼质量和烤制效率, (下转第四版)
(紧接第一版)还成功做大做强烧饼产业,培训缙云烧饼师傅1.1万人,直接带动2.4万人就业,在全国开出700多家“缙云烧饼示范店”,更走进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超30亿元。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
20多年前,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就高度重视先进典型的选树宣传工作,指出要“以先进典型来教育人、引导人、带动人”。
浙江谨记嘱托,始终重视榜样的力量。过去一年,省委宣传部联合省委政法委、省科技厅、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等单位在各行各业开展“最美”典型选树活动,推出的“最美”人物达562名。29名个人和集体获评“最美拥军人物”“最美科技工作者”等国家级“最美”称号。
岁末年初,不管多忙,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都会抽时间专门看望年度“最美浙江人”代表。今年同样如此。大家一起唠家常、拍合照,总结过去,也展望未来。“心里暖暖的,感觉自己做的得到了认可,接下来要做得更好。”有“最美浙江人”代表说。
专门筹备的颁奖晚会则是通过褒奖,让更多人看到“最美浙江人”的风采。
每到年底,浙江在公布年度“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人物名单时,都会为获评者精心准备一场颁奖典礼。
几天前,2023年度“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人物揭晓。汪顺第二次站上了颁奖舞台。
去年杭州亚运会,中国游泳队在41个小项中拿下28金21银9铜,创造亚运会参赛史最佳战绩。家门口作战的浙江泳军为中国代表团贡献14金7银3铜,破5个亚洲纪录、3个赛会纪录、2个全国纪录,是当之无愧的浙江骄傲。
汪顺说:“这是对浙江游泳队2023年奋勇拼搏的一种肯定,这份荣誉属于所有为浙江游泳默默付出的人。”
尽管已多次站上过世界领奖台,“浙江骄傲”的舞台仍与众不同,在汪顺看来,这是身为浙江人最高的荣耀和肯定,也激励他有更大作为。2024年已经进入“巴黎时间”,他表示要在巴黎奥运会上努力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创造更多奇迹。他也希望,“2024年的浙江骄傲能再次见到浙江体育的身影”。
内涵不断丰盈
“最美”不止一种模样
2023年度“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颁奖仪式有个特别环节,邀请“时代楷模”钱海军、万少华、上柏住院部医疗队代表喻永祥,往届“浙江骄傲”人物、行业“最美”人物代表杨光照、徐琴、吴菊萍等人现身,为获奖者真情寄语。
“有人问你,那一刻你是怎么想的?你的回答和我一样,没来得及想,只是做了本能的事……”在寄语年度“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彭清林时,吴菊萍的话又让大家回到了2011年夏天。
当时,面对从10楼坠落的两岁女童,吴菊萍毫不犹豫地张开双臂。孩子接住了,她的手臂却粉碎性骨折。英勇事迹传开,“最美妈妈”由此而来。也是从那时开始,“最美”成为描述浙江大地上“挺身而出”担当者的最佳代名词。
随着时代不断变迁,“最美”的含义不断丰盈。“最美浙江人”早已不止是见义勇为一种模样。
累计上岗45.1万人次,服务时长436.27万小时,3万多名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赛会志愿者“小青荷”,用朝气蓬勃的风貌、热情友好的微笑、专业细致的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点赞,也向世界展示了浙江风采、中国之美。
甘于奉献、敢于创新,科技特派员俞旭平展现的也是“最美浙江人”的模样。
去年是浙江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20周年。2003年,俞旭平作为我省首批第101个省级科技特派员,入驻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20年来,他持续扎根山区,让下姜村走上了“深山药谷”致富路。2017年枫树岭镇中药材总收入5985万元,是2003年他下派时的5倍多。
“最美浙江人”也可以是身边的普通人。
在过去的27年里,“早餐奶奶”毛师花坚持每天凌晨起来磨豆浆、煮鸡蛋,到上学时间就推着煤炉、煎锅、桌椅出摊,为的是让山区孩子能吃到一口热乎乎的健康早餐。5毛钱的早餐价格也始终不变。2023年底,90岁的她离开了。
今年“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颁奖仪式上专门播放了“早餐奶奶”的短片,向她致敬。
早餐奶奶走了,但她留下的温暖没有散去。“许多曾经吃过她的早餐、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自发为她送行。他们告诉自己的孩子:‘这就是让爸爸妈妈从小吃到大的早餐奶奶。’”主持人小强说,正是有太多这样的凡人善举,照亮了许多人的成长道路,也让“最美”精神薪火相传,让浙江这片土地温暖有力。
美的涟漪不断散开
展示浙江形象、中国担当
从默默无闻的外卖小哥,到全网关注的“平民英雄”,过去这一年,彭清林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2023年6月,湖南人彭清林从杭州西兴大桥上纵身跃入钱塘江中,成功救起一名落水女子,迅速引起关注。
事后有人问,从10多米高一跃而下的勇气何来?彭清林想了想,转而说起了几年前来杭州旅游时难忘的一幕,“我当时很震惊,杭州真好啊,过马路时车都会让你。”也许正是这份别样的美,让他选择留在杭州,也选择了勇敢一跳。
彭清林获得杭州市见义勇为二等功、“浙江好人”,并落户杭州,还成为了杭州亚运会火炬手、杭州义警,以及国家开放大学的一名学生。
如今,在杭州街头,不时会有市民、同行认出彭清林,或与他闲聊几句,或与他合影。彭清林也以这个城市主人翁的姿态重新出发,努力用自身的微光去照耀更多的人。
以人为核心,美的涟漪不断散开。越来越多的人也在“最美浙江人”身上看到了浙江形象、中国担当。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赵雪红,身材瘦小,却有惊人的战斗力和生命力,长期奋战在急危重症一线。2003年,“SARS”横行,赵雪红负责筹建发热门诊,几天几夜连续奋战;2008年,汶川大地震,作为浙江省支援汶川救护医疗队成员,她不顾余震,一次次深入灾区转运伤者;H1N1甲流、H7N9禽流感暴发时,她冲在一线,直到疫情结束;2015年,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大地,她又告别即将高考的女儿,远赴地球另一端,从死神手里救回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被“重生”的非洲孩子叫作“中国妈妈”……
穿上护士服,赵雪红就把自己当作一名“战士”,哪里有需要、哪里有任务,哪里就有她的身影。
和赵雪红一样,“人民第一、忠于使命”也是第19批援中非中国医疗队的信念。2023年12月底,医疗队顺利完成18个月的国家援外医疗任务,载誉凯旋。12名队员中除一名翻译外,其余均来自嘉兴,涵盖内科、外科、眼科、妇科等各学科。
在中非的500多天里,医疗队克服重重困难,累计为当地患者提供门急诊服务2.49余万人次、中医药诊疗服务1.07余万人次,实施辅助检查5000余人次,引入医疗新技术、新项目10余项,为推进中非卫生事业发展、增进中国—中非两国友谊作出了贡献。
“这份荣誉是对我们援外工作的认可和鼓励,全体队员无愧于祖国的重托。”第19批援中非中国医疗队队长、嘉兴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宝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