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探索构建联办体系专治各类疑难杂症
办不成事,专属窗口兜底
记者 鲁杰 共享联盟·萧山 蔡卡特 王银秀
本报讯 (记者 鲁杰 共享联盟·萧山 蔡卡特 王银秀) “有什么需要帮助吗?”在杭州市萧山区政务服务中心综合大厅,一个名字独特的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格外醒目。只要有人走到窗口前,工作人员便会主动询问。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萧山把“为民办实事”贯穿全过程,创新设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并设到了每个镇街和村社,专门领办群众和企业遇到的疑难杂症。
“只要在普通窗口办不成的事,不论大小,都能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在窗口值班的工作人员肖何涛说,不久前,一家服饰企业的负责人来到窗口反映,由于企业涉及外资注入,属于外商投资,但之前给企业备案的机构已因机构改革被取消,他一时间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重新备案。窗口工作人员接到问题后,马上协调市场监管和投促部门,帮企业解决了烦心事。
既要受理普通窗口无法办理的疑难杂症,还要协调多部门推动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难事易办。“针对企业急需审批的项目,我们会设立专班,特事特办。”萧山区审管办审批受理协调科负责人王淑刚介绍,如前段时间,杭州空港智慧物流产业园因项目建设审批涉及住建、规资等部门,按照正常流程,至少需要两三个月时间,会导致项目进度滞后。“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协调各部门成立了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专班,把审批时限压缩60%以上,将整体进度提前了近两个月。
解决问题从“一件事”到“一类事”。根据前期受理的数百件“办不成事”事务,萧山梳理共性问题,建立了“办不成事”问题库,进行多部门联动会诊。如一家洗车店需同时变更营业执照和排污许可证,提交材料时发现有一部分材料存在重复审核。经“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协调,成功将两个证照联办。有了这次经验,萧山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力推行事项联报联批,对涉及22个部门的59个事项进行流程再造,平均缩减材料35%以上。
“嵌入式”监督,找到事办不成的症结。“纪委监委会对每一件‘办不成事’开展检查,包括爱搭不理、推诿扯皮和职责不全、界限不清、政策不合理等问题,督促职能部门快办事、办好事。”萧山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发出《问题交办单》20份,查处问责32人。
目前,萧山“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已向基层延伸,覆盖全区22个镇街、500多个社区,形成“区—镇街—村社”三级联办体系,已累计受理企业、群众诉求问题咨询1255个,受办并协助解决问题965个,完善相关机制3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