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理论周刊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2023理论热词访谈录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2023理论热词访谈录

  本报记者 潘如龙 章 忻 周宇晗

  编者按: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全党全社会引发热烈反响。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岁末年初,我们特邀3位国内知名专家进行访谈,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部分内容进行简要梳理解读,为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和帮助。

赓续中华文脉

走稳文化自信之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202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赓续好中华文脉?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

  “以和为贵”“以人为本”“以心为要”

  记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您认为赓续中华文脉包含哪些内容?

  叶小文:可赓续三条文脉。

  文脉之一是“以和为贵”的天下大道。“和”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特征向量,古代先哲的生命信仰和思维基础。“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而不同,才能万物并育、大道并行。

  文脉之二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底色。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色就是一以贯之地坚持以人为本。从孝慈、孝悌到孝忠的“修齐治平”,从“以人为本”到“以民为本”的践履笃行,扩展为亲民、“仁民”、德政、“仁政”等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纲常伦理秩序和国家社会制度,归结起来,就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文脉之三是“以心为要”的常青之道。阳明心学致力于确立、凝聚、强大、坚韧内心之定力,强调“心即理”,讲心之定力;“事上练”,讲心增定力;“致良知”,讲心聚定力。从哲学角度看,阳明心学是在解决一个基本问题,即思维主体和存在客体的存在性和差异性;从实用角度看,它则是指向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常青之路。

  赓续中华文脉要做到明体达用

  记者:如何理解赓续中华文脉与“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之间的关系?

  叶小文:“体”和“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基本概念。“体”是基础、是根本,“用”是作用、效用,是依赖于“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体用贯通,强调“体用不二”“体用一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体”的一部分,它具有“亘古亘新”之特色,在“其命维新”中因因相承、因因相革。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源自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定力与文化活力。理出和赓续上述三条文脉,皆可达大用。

  发挥赓续中华文脉的三重作用

  记者:赓续三条文脉,有哪些方面的效用?

  叶小文:文脉之一的“达用”: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与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长期奉行“国强必霸”的丛林法则和对抗性零和博弈思维不同,中国向世界展示的,是一个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有助于解决人类共同难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化模式。和平崛起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得通、行得稳,不仅因其符合实际,也因其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脉之二的“达用”:中国推进着人类新文明复兴的潮流。近代西方提倡的人本主义过多地强调作为个体的自由与权利,尊重人的本能欲望,催生了迅猛发展的经济,也造就了膨胀的个人。当西方文明以霸权的形式推行其价值观的时候,我们需要新型的人与社会的关系;当传统的工业文明导致生态危机的时候,我们需要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当西方文明过分强调物质、商业和市场利益的时候,我们需要新型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新型关系的潮流,可以称之为“新文明复兴”;这种新型关系的旗帜,可以称之为“新人文主义”。以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为基础,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大步迈进、和平崛起的中华民族,高扬新人文主义的旗帜,推进着人类新文明复兴的潮流,贡献于人类共圆“现代化梦”的愿景。

  文脉之三的“达用”:建立共产党人坚韧强大的“心学”。中国共产党不同于世界上其他政党,不仅能够铁腕反腐、刀刃向内,还有立党为公、坚守初心使命的强大内心定力,从而保障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我们不妨从中华传统文化“以心为要”的常青之道中,找回和强化道德约束和慎终追远的定力,增强中国共产党人在现代化浪潮中强身健体的抗体,增强在各种物质诱惑面前的免疫机能,建立共产党人坚韧强大的“心学”,保证始终屹立在道德的高地,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战胜市场经济的考验。

  赓续文脉、明体达用,脉可理三条,皆可达大用。当然还有待深入研究,或许不仅于此,不限于此。用一句话总结,“明体达用、体用贯通”这八个字是实现民族复兴的“软实力”,唯有以文化创新和文明进步为先导和基础,才能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崛起。

“两个结合”: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金钥匙

  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两个结合”是一把金钥匙。如何把握“两个结合”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关系?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辛向阳。

  “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记者:“两个结合”是如何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和发展的?

  辛向阳:从理论上看,“两个结合”使我们能够清晰地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与客观规律,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提供规律性认识前提。“两个结合”不仅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系统地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且能够更加深入具体地把握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普遍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在“两个结合”的推动下,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了许多规律性认识: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等。

  从实践上看,“两个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激活中华文明的基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提供文化实践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是一条践行人民至上价值理念,充分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多样化和高质量精神文化需求的道路;坚守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强调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征,有了更加强大的文化自信,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中华文明在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展现出更加鲜明的文化特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深化“两个结合”的生动典范

  记者: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哪些方面深化了“两个结合”?

  辛向阳:其一,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认识,使马克思主义“魂脉”更加有力。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才能繁荣发展。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坚持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我们的文化强国建设就有可靠的保证。

  其二,习近平文化思想全方位地推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生生不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从文化形态上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不仅要使中国特色理论创新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宝贵资源,而且要更好地运用五千多年来潜移默化影响中国人的思想方式、行为模式和独特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要更加自觉地把握好“两个结合”

  记者:如何继续用好“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学习贯彻、丰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

  辛向阳:“第二个结合”是重中之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结合”打开创新空间。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不断挖掘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过去一直、今后也将继续为文化建设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二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品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使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开放的、包容的、发展的。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深深扎根、开花结果,中华文化不断扬弃自身旧的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马克思主义赋予了这一文明宏远的目标和革命精神,使其更富人民性和国际性,由此孕育出来的现代化文明具有无比光明的前景。

多维度理解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同年10月,中央召开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再一次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怎样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习近平文化思想之间的关系?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韩庆祥。

  记者: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时首次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怎样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新的文化使命之间的关系?

  韩庆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最高目标。所谓“使命”,有层层递进和提升的三重意蕴:它是需要完成的任务、实现的目标、担当的责任;这种任务、目标和责任关乎党和国家的命运;因而,我们的党员干部需要将毕生精力乃至生命投入到这种任务、目标和责任上来。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三者之间是逐步递进和提升的关系:推动文化繁荣的目标是建设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记者:怎样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习近平文化思想之间的关系?

  韩庆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的文化生命体的一个根本要素和核心内容。“魂脉”和“根脉”相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在这种新的文化生命体中,马克思主义为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从中可以提升出新的文化生命体的两大基石,即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基于这两大基石,创立和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三者是逐步递进和提升的关系。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怎样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韩庆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脉和基因,没有中华文明,就没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则是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当代展现和时代彰显,二者是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关系,是与时俱进的转化升级关系,是辩证扬弃关系。

  记者:怎样以比较视野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人类文明?

  韩庆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近段时间,他集中思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其意味深长、意义深远,反映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思考,回应了对人类文明重建的呼唤。中国能为世界贡献什么?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直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世界眼光胸怀天下,以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创造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进而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对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人类文明,一是看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中华文明、西方文明的扬弃和再造。中华文明以道德伦理为鲜明特质,侧重于人和人的关系,西方文明则以知识、竞争、资本为本质特征,侧重于人和物的关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扬弃这两种文明,再造成为以“主主平等普惠”为哲学根基的文明。

  二是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空间上可从两个维度上来解读:就国内而言,它是中华文明的当代形态;就世界而言,它是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的本质是同一的,但实现方式和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具有多种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进一步说是一种代表人类发展趋势和世界发展走向且具有光明前景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三是从巩固文化主体性理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思想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根本和实质上是“主体性”建设,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之争,归根到底是“主体性”之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在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基础上,注重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重构建新的文化生命体,注重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重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注重话语体系和话语权建设,注重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因而既破解了“古今中西之争”,又有助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还解构了“西方中心论”,坚定了文化自信,巩固了我国的文化主体性,掌握了党对文化的领导权。


浙江日报 理论周刊 00006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2024-01-08 浙江日报2024-01-0800004;浙江日报2024-01-0800005;浙江日报2024-01-0800006;浙江日报2024-01-0800017;浙江日报2024-01-0800007 2 2024年01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