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点赞的这项光荣事业,浙江已坚持了55年
在援外医疗中读懂驰援的深意
本报记者 陈宁 见习记者 林晓晖 通讯员 吴洋
中国与非洲,虽相隔万里,却因一项光荣事业而亲近——中国援非医疗。
7月1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阿尔及利亚总统特本举行会谈。会谈中,习近平强调,今年是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派遣医疗队60周年。60年来,中方向阿方派遣了3522人次医护人员,累计诊治患者2700多万人次,接生207万多新生儿,树立了中阿友谊的丰碑。
今年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第19批援助中非共和国的中国医疗队队员回信,向他们以及广大援外医疗队员致以问候并提出殷切期望。
说到医疗援助,不得不提60年前开启的这项光荣事业——
1963年,中国政府向非洲国家派遣的第一支医疗队抵达阿尔及利亚。5年后,浙江也参与其中,先后向马里、中非、纳米比亚派出医疗队,至今已走过55个年头。
彼时,国内的发展刚刚起步,中国医生为什么背井离乡,前往贫瘠的非洲?55年间,浙江派遣的医疗队克服战火、疾病、疫情等种种困难,为非洲人民带去生命健康的希望,我们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翻开援外医疗这本厚重的书,你能读懂“驰援”二字真正的深意。
一
在上世纪60年代,驰援,是一个极不容易的抉择。
时间回溯至1962年7月,阿尔及利亚脱离法国殖民统治而独立,外籍医务人员和医疗设备几乎全部撤走。境内缺医少药、瘟疫横行,阿政府通过国际红十字会向全世界发出紧急医疗援助的呼吁。
让阿政府没想到的是,刚度过三年困难时期、经济艰难恢复中的中国,在1963年1月第一个宣布,选派优秀医生组成第一批中国援外医疗队,驰援非洲兄弟。
惊世之举,开启了我国医疗援外事业的发展之路。
作为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非洲的卫生健康状况最为薄弱,成为我国援外医疗的“主战场”。一支队伍的力量远远不够,很快,各个省份接过接力棒,承担起援外医疗队派遣任务。
1968年2月8日,20名浙江青年经过1.3万多公里长途跋涉抵达马里,浙江援外医疗事业的篇章由此起笔,此后,一代代浙江援非医疗队队员从未停下远行的脚步。
1978年,浙江省第一批援中非医疗队来到首都班吉,战火之中建起友谊医院;1996年开始,浙江中医手里小小的银针在纳米比亚创造无数个生命奇迹……55年的续爱接力,马里、中非共和国、纳米比亚,这三个国家和浙江省结下深厚情缘。
炎热潮湿、疫病肆虐,简陋的医疗卫生设施、艰苦的生活环境,万里之外,医疗队员面临的艰苦条件难以想象。他们为什么能义无反顾地出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队员们怀着一股“祖国需要我随时出发”的劲头,把援非视作无比光荣的任务。
正如中国第1批援马里医疗队队长马振山在《回忆中国援马里医疗队的工作与生活》中记录道:“初创生活条件虽然简陋,但同志们毫无怨言,一心想着的是如何把工作做好,为祖国争光。”“我们只有一个信念——勇往直前,迎接挑战,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毫不犹豫选择国际医疗援助,更是一种双向奔赴。
抗战期间,处于危难中的中国也曾接受国际力量的援助,一批又一批的外国医生和医疗队,跋山涉水来到中国。
我们最为熟知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于1938年率领一支队伍,风尘仆仆地赶到延安,于战火之中救死扶伤。他的故事和精神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当然还有柯棣华、马海德、汉斯·米勒、安德烈·阿洛夫……一个个熠熠生辉的名字,一次次向难而行的抉择,都在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年代,跨国界的医疗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夹带任何地缘私利,比真金白银更加持久和纯洁。
自1963年向阿尔及利亚派出首支援外医疗队起,中国已向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3万人次。他们跨洲越洋,在异国他乡为当地百姓消除病痛,累计诊治患者2.9亿人次。
二
55年来,来自浙江的1241人次医疗队队员在中国和非洲之间往返,他们行走过的里程早已无法计算,但他们的足迹,搭建起了三座坚固的桥梁。
他们搭建了一座人类健康之桥,创造了非洲医疗史上的无数个第一。
有人问医疗队队员,距离祖国万里之遥,在语言不通、条件艰苦的环境下,坚持下来的动力是什么?不少队员给出了这样的回答:看着那里的医疗条件从落后到改善,生命受到威胁的人们转危为安,这是身为医者莫大的幸福。
在马里,2014年,西非地区唯一一家放疗中心在医疗队的帮助下拔地而起,结束了当地患者只能靠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历史;在中非,公共卫生基础相当薄弱,1978年,第一批医疗队来到首都班吉,在战火之中建起友谊医院;在纳米比亚,1996年至今,医疗队员克服语言、文化差异,一点一滴播撒中医的种子……
断肢再植、脑动脉瘤手术、超声介入治疗、肿瘤放疗等多项新技术在非洲从无到有……一边是需要随时接轨国际前沿、与时俱进的医疗技术,一边是条件有限、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非洲国家。浙江医疗队员凭着精湛的技术,尽力缩小着非洲国家与全球的医疗差距。
他们也搭建了一座传播文化的桥梁,塑造了一个可爱可亲的中国形象。
记者曾跟随中国第25批援马里医疗队远赴西非,你也许很难想象,在这个遥远的国度,目之所及,不乏浙江元素。
由浙江援建的马里医院,成为当地最好的医疗机构;连接马里医院和医疗队驻地的路,被亲切地称为浙江大道;不少当地人见到中国面孔,都会用中文问候一句:“你好。”而更令人感动的是,不少上了年纪的马里人,还会哼上几句《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等中国歌曲,他们说,这都是小时候来村子里义诊的医疗队员一句一句教的。
在这些落后、相对封闭的国度里,中国、浙江,早已不是陌生的词汇。当我们不断发出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呼吁,无形之中,救死扶伤的医者充当了文化使者,这让我们再一次明白,文化交流和医疗服务一样,没有疆界。
他们还搭建了一座友谊之桥,中国与非洲从此紧紧相依。
55年来,浙江医疗队所在的三个国度,活跃着不少中资企业的身影。而去的最早、披荆斩棘的医疗队给了他们深刻启示:帮助有需要的人,是无比幸福的事,本着这个信念,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三
细看这55年的历程,我们似乎更加明白,驰援,从来不是什么单向输出,而是一种对自我的重新塑造。
首先,我们锻造了一支浙江队伍。
回想疫情刚刚发生之时,浙江向武汉选派医疗队。有人问,你们为什么能够第一时间出发?答案,就写在这55年之中。
可以说,长期、稳定的援外医疗,让大多数参与或见证过这项事业的浙江医生不畏难、不怕难,甚至还能在危难之中寻求自身的更高价值。
梳理浙江援非医疗队员的名单,你会发现,他们之中有人数次选择远征,甚至不少还参与过非典、地震、海啸、埃博拉等跨省和跨国驰援。他们一次次地出发、再出发,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把“浙江医疗队”的名字带往全球各地,人们记住的是一个训练有素、坚毅不拔、敢于拼搏的群像。
其次,我们延续了一种传统。
有人喜欢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来比喻援外医疗的意义。乐于助人、助人为乐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样的精神内核一直在医者身上得到很好的诠释。
最后,我们提炼了一种精神。
2013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刚果(布)期间,亲切看望我国援外医疗队,首次提炼总结出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
16个字,是对半个多世纪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援外医疗事业的殷切寄托。仔细读来,援外精神,不正和浙江精神、伟大抗疫精神一脉相承吗?对于医者而言,救死扶伤是天职与使命,是专属于他们的光荣和热血;对于中国而言,那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是人道主义互助的庄严承诺。
任何时候,我们都和一批批勇往直前的队员们一样,知道自己为什么出发,更知道自己去向何方。55年来,驰援二字的深意,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