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村民期盼,萧山梅林村——
这里盛产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 祝梅 通讯员 李展 高路
从萧山城区沿北塘河一路向东,车子不到1小时就到了梅林村。一拐上梅林大道,视野豁然开朗,你很难想到,眼前这条30米宽的双向四车道早在本世纪初就完成了规划建设,道旁的农民别墅顶着赭红色的屋顶,即便现在看来也不落俗套。
“听说,当时有村民觉得疑惑,一个村,有必要建这么宽的路吗?现在看来,可能有些还不够用呢。”梅林村第一书记孔高敏告诉我,如今村里建有青少年分宫,教育资源与萧山区青少年宫贯通,根据周边家庭需求开设了画画、朗诵等课程,每逢周末,梅林大道车流不息。
梅林村无疑是超前的。1998年11月,村里联合村企爱迪尔集团成立村厂合一的梅林爱迪尔集团党委,高起点规划实施了集“工业厂区、农业园区、住宅楼区”于一体的“三区合一”新农村建设,在全省率先建成了村级别墅式小区和绿地连片的中心公园。
2002年12月15日,习近平在杭州市萧山区考察,除了走访企业,还专程到党山镇梅林村调研。
看着村民们脸上的笑容,习近平深有感触,提出要建设一批标准化、规范化、全面发展的,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小康示范村镇。
当时的浙江,像梅林村这样村容整洁、规划有序、百姓安居乐业的村还是少数。萧山作为浙江进入全国百强县的第一个县(市、区),在开展小康型村庄试点建设时设置了布局优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等6个具体指标。据了解,这“六个化”,后来成为全省村庄整治的目标,梅林村也由此成为“千万工程”重要源起地、可以借鉴参考的新村庄之一。
都说“老典型”最难讲出新故事,梅林村却新事不少。占地19亩的美好生活中心,首先吸引了我的注意。在村委委员王官方的手机里,还存着改造前的模样。他告诉我,现在村里生活比城里一点不差:乡村书房和区级图书馆打通了借还功能,影厅到周末就会放映最新大片;老年食堂即将投运;新建的乡村宴会厅,可以承接喜宴;屋顶的光伏板代表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趋势……
最受村民欢迎的是智慧化的卫生健康服务。对梅林村、车路湾村5870位村民实行分级健康管理早已不稀奇,全科医生陈约瑟说,两年前梅林村开始试点推进“慢病配药不出村”服务,通过区里的健康大脑,他可以帮村里的慢病患者申请原先必须要去三甲医院才能配到的药,这些常备药品可直接配送到村。
“无论村子怎么变,村民始终是主角。美好生活中心应该有什么,都基于前期对村民的需求调研。”孔高敏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每一位村民的归属感、参与感很重要。梅林村结合村规民约,以积分形式激励村民主动参与数字村庄自治。现在,村里的志愿活动经常像演唱会门票一样要靠“抢”的;在村里的党群驿站,村民可以凭积分兑换各种生活用品。此外,村民还可以用积分发布求助信息。我翻了翻“邻里帮”频道,最新的一条“悬赏”是需要两个“熟练工”一起帮忙把油菜籽拍籽、扬清,奖励1000积分。
走在村里,梅林村温馨的小日子让我很羡慕:河边多了一条智慧跑道,人脸登记下,会自动计算你消耗的卡路里;家家户户的围栏、篱笆种上了各色花草。“围墙是这两年变低的。”村里的垃圾管理员朱百华对村里的角角落落了如指掌,“以前都是高围墙,大家各管各的,庭院里也堆了不少杂物。现在,墙变矮了,庭院变好看了,邻里间说说笑笑也多了起来。”
走着走着,我又被一张招工启事吸引。新开的乡里鲜市正缺人手,超市老板楼振刚是绍兴人,每天开车半小时来这里“上班”。他告诉我,村里人最常买的是海鲜和水果。“之前被朋友推荐来这里看了看,发现这个村确实不一样,还有青少年宫,看我超市这位置,路线四通八达的,生意应该不会差。”楼振刚说,现在他琢磨着增加快递驿站板块,把生意做得更热闹。
以前到梅林,看的是房子是马路,现在,我看到的是人。从“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的转变,我想这是20多年来,梅林村最大、最可喜的变化。
这就是不一样的梅林村,一头连着“千万工程”的源起,另一头,谋划着乡村未来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