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亚运会迎来倒计时一周年
亚运,蓄势再出发
本报记者 沈听雨
杭州亚运会在确定新的办赛时间后,金秋时节,迎来倒计时一周年。到9月23日20时,分布在浙江各地街头的亚运会倒计时牌上将显示,距离杭州2022年亚运会还有365天。今年5月6日,杭州亚运会宣布延期,这些装置经过短暂停摆,重新启动。
亚运筹备,踩下“刹车”并不容易。各方需要制定计划和对策,以应对延期带来的连锁反应。但我们迎接亚运的脚步从未停止,各项筹备工作仍有序推进。筹备的进程虽被拉长,可每个浙江人仍在奔忙着、前行着,步伐迈得踏实而坚定。
杭州亚运会吉祥物设计师张文希望,用这一年的时间增进大家对吉祥物的了解,他说:“多一年的准备,就给予吉祥物多一年的‘成长’经历。”桐庐马术中心场馆建设者吴小平计划对场馆的智慧管理系统进行迭代升级,他说:“希望这套系统可以‘一屏掌控,一键智慧’,呈现更多数据,让它可以更好地适应亚运赛事服务需求。”杭州亚运会预录用志愿者韩翔则时刻铆着一股劲儿,他说:“现在要开始新一轮的准备,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以更好的面貌迎接来自各国的朋友。”
如今,穿梭在大街小巷,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主题口号“心心相融,@未来”、吉祥物“江南忆”组合等亚运美学构成的亚运景观,依然随处可见;行走在城市街头,亚运特许零售店依旧人流不断……亚运氛围涌动在之江大地的每个角落,并辐射全国。
亚运延期,我们对这场盛会的热情不变,期盼不减。作为东道主,我们随时准备着,用最好的状态迎接四海宾朋。
钱塘江畔,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和网球中心人气满满,每天都有许多人预约来到馆内开放的体育场地打卡、锻炼。随着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56个竞赛场馆、31个训练场馆全面竣工并完成赛事功能综合验收,5月中旬以来,杭州亚组委制定开放方案,推动亚运场馆陆续向全省市民“敞开大门”,希望能在亚运延期的背景下,最大限度发挥亚运场馆在体育竞技、全民健身、文化体育等相关领域的作用,让更多群众在亚运场馆开放中受益。
共享亚运成果,“还馆于民”只是其中之一。倒计时一周年之际,9月21日,杭州首个亚运蓝色运动角亮相,把社区楼顶的闲置场地改造为运动休闲区,让更多居民能享受亚运红利。
(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以亚运为契机,杭州正推进嵌入式体育设施建设,打造“10分钟健身圈”,把城市空间的“边角余料”变成全民健身的“金角银边”。
场馆运行的冲锋号角再次吹响。8月下旬,“韵味杭州”2022年全国体操系列赛在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体育馆开赛,这是杭州亚运会正式公布明年比赛日期后,亚运场馆迎来的第一场全国性赛事。其间,包括奥运冠军等在内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员在此角逐,数千名观众来到场馆内为选手加油欢呼。比赛按照承办亚运会的标准,全要素参与、全流程演练,得到了参赛运动员、教练员和观众的好评。测试、优化亚运场馆运行功能的同时,也为接下来系列赛事在亚运场馆的举办提供了更多信心。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这句口号也正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现实——交通方便了,道路变美了,城市基础设施也愈加完善。通过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百日攻坚和环境品质提升行动,杭州192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完成160多个,688个城市环境品质提升项目已完成661个。宁波、温州、湖州、绍兴、金华等协办城市也一直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做好每一个环节,推动城市整体蝶变、全面跃升,以期用最好的状态、最美的环境迎接亚运。
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智能亚运在筹备进程中持续深化。国际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史上首个一站式数字观赛服务平台“智能亚运一站通”,能为观众提供从购票、出行、观赛到住宿、美食和旅游等“一站式”服务,平台用户已超1900万;“亚运在线”应用将打造组织指挥在线、市民在线、运动员在线、媒体在线、志愿者在线、无障碍服务在线等6类用户产品,已陆续在“韵味杭州”系列赛事中开启实战应用;作为杭州亚运会地标性建筑,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和网球中心的智慧化改造也揭开了神秘面纱,运用“数字孪生”技术,一块数智管理舱的超级大屏让工作人员足不出户便能掌控全局。
克服疫情和延期带来的挑战,杭州亚运会筹办走过一个个精彩瞬间——亚运主题电影《热烈》顺利杀青、主题电视剧《泳往直前》完成前期拍摄、系列纪录片《嗨,亚运》基本完成国外拍摄任务、“亚运走十城”活动持续推进,亚运文化不断浸润人心。接下来,还有许多亚运筹办的大事等待大家参与——适时启动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赛会志愿者补充招募,开启新一轮亚运歌曲征集,门票信息、奖牌样式发布等。
蓄势再出发,亚运更精彩。迎接新的倒计时一周年,全省各地澎湃着精益求精的干劲,将把多出的一年时间转化为新增的力量和收获,把亚运故事讲得更生动、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