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业链和区域间的协同发展
衢州布局“工业强市”全新增长点
傅静之
云集中化蓝天、杭州格林达电子、建业微电子、中欣晶圆、大和热磁、正泰电器、巴斯夫、德山化工、浙江三美等70多家上下游企业,现场达成合作意向10余项,完成政银企校6项协议签约……今年6月以来,以浙江省集成电路材料产业论坛领衔的“十链百场万企”系列活动在衢州举行,多场专场活动对接订单额度19.6亿元,对接融资额度1.7亿元,对接工业项目7个,“工业强市”衢州正掀起一波又一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享机遇、共赢发展的热潮。
浙江省是全国化工大省,规模居全国前五,而目前衢州的电子化学材料重点企业已占据我省的半壁江山,凯圣氟化、博瑞电子、中宁硅业等本土企业相继崛起,强强联合形成中巨芯,当地还先后引进索尔维蓝天、金瑞泓、奥首新材料、杭氧特气、先导电子等集成电路材料上下游企业,电子化学材料高端化发展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衢州布局省级高端化学品技术创新中心,并于6月16日揭牌,是政企校协同推进创新的良好载体。”“衢州企业如中巨芯、中宁硅业,在湿电子化学品、特种气体和前驱体等多个方向,解决了多个我国集成电路关键电子化学品的‘有’和‘无’的问题,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在大力发展IC产业战略下,电子化学品高端化发展将加速,衢州将迎来新机遇。”……衢州电子化学品产业的强势突破,受到了集成电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省经信厅和浙大专家等多方的关注和点赞。
工业强,则经济强。衢州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成为全市工业经济中规模优势最明显、发展势头最强劲的行业。今年6月,浙江省发改委2021年度“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考评结果出炉,全省20个平台参评,衢州高端电子材料产业平台以91.29分位居全省第三。同时,衢州全面实施工业强市十大专项行动,着力打造“千亿级规模、百亿级税收”的先进制造业集群;2021年全市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521.8亿元,主导产业集聚度达91.21%;六大标志性产业链规上工业总产值1210亿元,约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8.2%。为实现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衢州画出产业鱼骨图和招商地图,进一步明确各条产业链的发展路径;建立市长任总链长、分管副市长任副总链长、局班子成员任链长的产业链“链长制”,建立产业链研究和推进工作机制,形成“一链一服务团”;按照“创新省际合作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谋划打造四省边际产业发展、人才科技等10个“桥头堡”,向打造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目标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