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宁社区
楼道信息员助推老旧小区改造
8月2日一早,振宁社区的工作人员又见到了“老面孔”项海明,只见他拿着厚厚一叠已签字的表格,正在汇总老旧小区改造中天然气入户工程的居民意见。
作为全省第四批旧改类未来社区,振宁社区除实施单元内的建设提升外,还启动了规划单元内5个老旧小区的改造。改造工程涉及天然气入户、保笼整治、立面修缮等多项内容,关系到1478户人家。
改造工程体量庞大,又要从细处着手、充分考虑群众意见,除了社区工作人员外,还有一批楼道信息员活跃在一线。
他们全过程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谋划、实施,通过入户走访,对居民需求开展面对面调研,共收集意见建议383条。同时,他们紧盯项目设计规划、工程施工质量等重要环节,跟进监督,精准监督,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改到群众心坎上。
楼道信息员是宁围街道监察工作联络站下设队伍,目前在振宁社区试点推行。他们当中有不少人也兼任了社区的“微网格长”,项海明就是其中一员。
“楼道信息员收集上来的居民意见,我们会进行综合研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居民需求。无法满足的,我们也会与他们沟通协调,最后达成一致的改造方案。”振宁社区党总支书记姚梁说。
在改造工作遇阻时,楼道信息员也能当好居民和社区的“桥梁”。姚梁说:“他们上门做工作,推得开门、聊得上天,群众也听得进话、入得了心。”
在推进保笼拆除时,宁都花园的王女士多次把社区工作人员拒之门外。楼道信息员蒋秀娟了解情况后,凭借自己在小区里人头熟、邻里关系好的优势,叫上同小区的王女士妹妹,敲开了王女士的家门。进门后,蒋秀娟讲政策、说道理、析利弊,说到了王女士心坎里。后来,王女士不但主动拆除了保笼,还给工作组送去茶水。
既做民意收集员,也做政策宣传员、矛盾协调员,楼道信息员已成为振宁社区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中坚力量,在实现监督“哨所”前移、打通基层监察“最后一米”的同时,也成为社区基层治理的有效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