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的链条”如何修复
浙报制图:陈仰东
市民对
垃圾分类的
一场持续多年的垃圾分类“拉锯战”,如今正进入关键时期。
从2000年成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算起,杭州已经与垃圾“斗争”了19年;
从2010年正式启动垃圾分类算起,这场行动也已持续了9年。
很难用“成”与“败”,简单评价过往的“战绩”——
全市垃圾量
年增长率
相当于每天减少垃圾约3000吨
2018年上半年,全市生活垃圾同比下降0.14%,首次实现负增长,“垃圾围城”的困境得到初步缓解。
从数据上看,杭州遏制住了垃圾增长的趋势:
近几年的
3%以内
下降至
2010年前
8%
按照2018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到2020年底,浙江要实现城镇生活垃圾总量零增长、设区城市城区范围全部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留给杭州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接下来一年半时间里,如何打赢这场攻坚战,考验着这座城市的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全链条处置的能力明显不足,尤其是末端处理能力欠缺……
短板也很明显:
知晓率已达
95%以上
参与率
不足20%
浙报制图:陈仰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