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普陀区委书记曹立强——

切中难点堵点 真情服务企业

  去年12月,上海党政代表团赴皖苏浙三省“走了一趟亲戚”,共同谋划做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文章,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好经验好做法。

  这趟“走亲戚”,令随行的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普陀区委书记曹立强印象深刻,“优化营商环境,牛鼻子是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江苏的‘不见面审批’、浙江的‘最多跑一次’,都是立足市场主体的感受度、便捷度和获得感,抓住了放管服改革的要害。”

  曹立强代表说,随着长三角地区产业布局日渐明晰,无论是错位竞争,还是优势互补,要实现更好发展,比拼的就是环境,“推动三省一市营商环境的整体提升,这是长三角一体化在新起点上不断迈向高位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长三角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必然要求”。

  营商环境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重要软实力。在曹立强代表看来,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举措对上海提升开放程度、应对国际竞争意义重大。“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为此,普陀区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制定了5个方面21项优化营商环境举措,第一时间响应企业需求,第一时间解决企业困难,第一时间关心企业发展。

  就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有一天晚上11时多,曹立强代表还接到区内企业负责人电话,对方反映了企业遇到利用资本市场融资需求方面问题,希望帮助加强同相关部委的沟通。企业问题不过夜,他当夜联系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经信委主任陈鸣波,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我们服务企业的三个主题词:一是方便,二是速度,三是服务。”

  曹立强代表说,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是切中企业的痛点难点堵点。比如,以跨界融合、动态变化、轻资产为基本特征的新经济业态蓬勃发展,而准入前各类审批管理的制度藩篱和准入后事中事后监管,与新的经济形态还存在不匹配现象。又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政府静态审批管理模式往往难以适应信息时代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行政分割导致企业办事需要来来回回“兜圈子”,有时候,一个圈子还没兜完,而市场状况可能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布局看,这样的企业诉求也普遍存在。”

  “我们要用行政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针对区内涌现出的金融服务业、文化产业、专业服务业、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网络游戏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共性需求,普陀区打好“组合拳”,为新设企业提供“网上申请、网上批准、网上预约、当场办结”服务,对存量企业实行企业经营范围变更、住所变更、经营期限变更等15个事项当场办结,实现全程网上办理“不见面”。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政务服务也需按下“快捷键”,插上科技的翅膀。曹立强代表谈到,当前,上海正大力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做到企业市场准入“全网通办”、个人社区事务“全市通办”、政府政务信息“全域共享”。

  在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的同时,服务企业人才“个性化”定制也少不了。曹立强代表说,像上海这样一个超大城市,土地资源稀缺,商务成本高于周边,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就必须不断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为人才及其团队提供创业扶持、项目推介、专业顾问、生活配套等“全链条”服务,让他们安心扎根、施展才华、成就事业。


浙江日报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00006 切中难点堵点 真情服务企业 2018-03-17 浙江日报2018-03-1700015 2 2018年03月1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