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立春祭:传承千年民俗
通讯员 沈月梅
本报讯 “甲午立春,三龙报喜讯。”“好啊!”“春回大地,复始万象新。”“好啊!”“迎春接福,柯城三阳泰。”“好啊!”“春神护佑,福祉惠万民。”“好啊!”……
2月4日正逢立春,上午9点多,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妙源村的梧桐祖殿,又响起了村民熟悉的祭春喝彩谣。这是梧桐祖殿2005年恢复立春祭祀活动以来,第10年举行祭春仪式。今年的祭春活动,包括悬挂二十四节气灯笼、接春、祭春、鞭春牛、抬春神巡村赐福、尝春、踏春、探春、享春福、演戏酬神等仪式。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意味着一年新轮回的开始。作为国内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春神殿,立春日迎春接福是梧桐祖殿的重大活动。然而由于“文革”,祭春活动曾一度中断了40年,直到2005年,这一传承千年的传统民俗活动才得以恢复。在政府部门和民间热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2007年,“九华梧桐祖殿立春祭祀”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九华立春祭”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立春祭祀是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一种文化,我们要传承下去。”妙源村党支部书记龚元龙已经连续4年担任祭祀活动的主祭,由于2014年的立春在6时3分,因此早上5点多天还没亮时,村干部和选出的16名接春少男少女就已经来到神殿做准备。龚元龙说,今年是恢复祭春活动以来最热闹的一年,参加祭祀活动的民众大概有2000多人。除了妙源村,邻近的茶铺、坞口等村村民,外地游客也赶来观看祭春盛况。
鞭春牛是九华立春祭的重要环节,也是活动的高潮。在殿外的一块田地上,77岁的老农王六古牵着披挂红绸的自家耕牛,开始了春耕第一犁,扮演春神句芒的村中少年吴圳,边鞭打春牛边唱鞭春喝彩谣。随后主事把五谷种子撒在田间,再把白菜青苗移种到田里,以示春播开始。
“以前耕田时没这么多人看,今年人特别多,特别热闹,这个阵势很好。”王六古老人和他家的牛已经连续6年参加祭春活动了,看到田地四周都挤满了人,他高兴不已。正读小学四年级的吴圳则是第一次扮演春神,他告诉笔者:“刚开始赶牛时有点怕,后来就不怕了。”为了祭春,小吴圳早上5点多就起床了,7点便赶到殿里化妆。
作为国家级非遗九华立春祭的代表性传承人,今年72岁的汪筱联见证了九华立春祭从发现到考证,从恢复祭祀、重塑春神到“非遗”成功申报的全过程。汪筱联说,九华立春祭祀活动在“文革”时期中断,2002年至2004年间,他在田野调查时发现了“梧桐祖殿”和民间祭祀“梧桐老佛”的民俗。于是与现《农家报》主编邹跃华合作调查,发掘了九华梧桐祖殿立春祭祀的习俗。民间修复庙宇后,2005年梧桐祖殿恢复祭春。“刚开始时,没有鞭春牛和接春少年男女的环节,经过10年发展,祭祀活动逐步完善。”汪筱联说,“九华立春祭保存了完整的民间立春接春、祭春仪式,世代传承,体现了先人‘天人合一’和‘崇拜自然’的思想。立春祭祀民俗活动是人与自然环境的一次对话,有利于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保护环境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