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经济·新浙商

中欧船业:
突出重围靠“海工”

  本报乐清8月22日电

  记者 徐齐

  乐清日报记者 陈海燕

  上午,在虹桥镇后塘村中欧船业有限公司500亩生产基地里,十余名工人正在安装235吨重的主机。这只是该生产基地热火朝天的一个小场景。目前,温州中欧船业有限公司800多亩的生产基地上,就有科考船、多用途重吊船、散货船等6艘船正在同时制造。

  当前,一些船企陷入困顿之际,中欧船业却逆势而上,董事长陈文武说:“我们手头持有11条船的订单,有40%涉及海工项目,明年起,我们将不再接散货轮这一传统订单。”

  散货轮、油船等常规船舶是乐清船企的传统项目,但目前市场已接近饱和状态,国内民营船企争夺不多的国内订单,利润微薄。“2007年,制造一艘散货轮的利润是30%至40%,而现在利润最多维持在5%左右。个别船舶制造企业为获得订单,甚至出现了无利润接单的怪现象。” 陈文武说。

  近年来,海上油气田勘探、开采设备的发展前景看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开始步入了黄金发展期。中欧船业从2007年重组以来,就将海洋工程船及特种船制造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领域,致力于打造浙江特种船基地,目前已成为浙江省海洋经济重点发展项目之一。

  记者了解到,除了能获得更多订单之外,较大的获利空间也是中欧船业转战海工装备的一大驱动力。以中欧船业正在生产的2.5万吨载重的多用途重吊船为例,该船用于安装海上风力设备,其建造周期比传统船舶要短,利润率达到20%左右。已经远高于现在目前行业内的利润率。”陈文武说。

  为了获取海洋工程船及特种船舶的订单,中欧船业积极地“走出去”,与国际船舶公司广泛开展合作。2009年,中欧船业与意大利船舶工程技术与承包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由意方作为中欧的技术和营销中心,而中欧船业作为意方的制造基地。

  “意大利方成熟的技术实力和广阔的市场资源,既帮助解决了技术问题,还为中欧船业赢得了许多特种船,尤其是海洋工程船的订单。”借助合作优势,中欧船业在制造工程特种船上慢慢积累了技术和经验。

  今年2月,温州中欧船业有限公司承建了一艘高科技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成为中国首家涉足科考船制造的民企。据介绍,中欧船业目前已和马来西亚、法国的两拨客人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合作开发海工装备项目,目前正在洽谈产品的技术参数等细节,明年将或迎来大量订单。


浙江日报 经济·新浙商 00010 中欧船业:
突出重围靠“海工”
2012-08-23 浙江日报2012-08-2300007 2 2012年08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