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卷有益”谈起
戴铮勤
戴铮勤
“开卷有益”这句老话,是宋太宗赵炅说的。他让臣下编了一部一千卷的巨型类书《太平御览》,规定自己每天读三卷,如果某一天太忙没有完成指标,事后一定补上。一位皇帝能这样注意“充电”,当然是很好的。但是,窃以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开卷并非都有益。
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开卷不一定有益”的例子:鲁迅先生翻译过一本日本作家鹤见佑辅的随笔集《思想·山水·人物》,其中《徒然的笃学》一篇,举过一个典型的开卷无益的事例:一位英国的历史学家亚克敦,家境优裕,终身笃学,“他的书斋里,整整排着大约七万卷的图书;据说每一部每一卷,又都遗有他的手迹。而且在余白上,还用铅笔的细字,记出各种意见和校勘。他的无尽的知识,相传是没有一个人不惊服的。”他至少认真读了七万卷书,而成果怎么样呢?”鹤见佑辅继续写道:“虽然如此,而他之为政治家,却什么也没有成就;之为历史家,也到死为止,并不留下什么著作……不过将无尽的知识,徒然搬进了他的坟墓而已。” 因此,怎么开卷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
“决定一个人的读书生活的,有时势,有机遇,有心境,有能力,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微妙调整,都可以变幻出另一个世界。” “开卷”阅读最重要的是, “开卷”读过之后,能否留下那些该留下的东西,并且在该用的时候把它调用出来。有的人可能“开卷”很多,但却没有把书本知识真正化成属于自己的东西。人不是一个硬盘,所以读书时要善于选择合适的书,并且在读过之后,把书本知识储存在自己的记忆里,这样才能在你需要联想、启发、变通的时候把它调用出来,这比那种单纯追求每天读一本,甚至“一天读三卷”会更为有效。
人到中年,很怀念以前的读书氛围。记得《读书》杂志创刊号提出“读书无禁区”。非常及时,影响也非常深远。现如今的读书人,已经没有禁区,问题在于读书是一件艰苦的事情,今天很少有人愿意当“书虫”,做“苦行僧”。更何况现在工作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每个人都劳心劳力,使“开卷”深受时间和精力的制约。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在不读书的原因一栏中,称没有读书时间的占了63%。这份调查的精确程度如何,我们暂且不论,但很多人没有多少读书时间,已是不争的事实。
时间如此紧张,那么开什么卷呢?列夫·托尔斯泰说:“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书的人。”要提高“开卷”的效率和效益,需要妥善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博与精的关系。博是基础,精是关键。“开卷”阅读应博采众长,多方涉猎,兼容并蓄,广泛阅读科学发展、加快转变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方面的书,力争阅读得更多一些。同时,也要突出重点,精读精解,深刻领悟,努力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文学修养。二是读与写的关系。徐特立说:“不动笔,莫读书。”读书做笔记的过程就是去粗取精、加深记忆理解、积累资料的过程。因此,把在阅读中的重点要义记录下来,把阅读中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促进阅读内容消化,提高阅读成果转化。三是学与思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应对照“开卷”内容,紧密联系个人思想实际,从感悟思想本源出发,溯本求源,深入思考,坚持读中有思、读中有问,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把零碎经验综合为系统经验,努力使书本上的静态知识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动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