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军雄 上虞市报道组 王佳) 收割机、运输车忙碌地穿梭在金色的田野上。这两天,上虞市永和虞东粮食合作社工作人员正在加紧收割早稻。据悉,今年该合作社早稻亩产量预计可达到920斤,社员股东以土地入股,不需要任何其他投入,每亩就可以获得220斤稻谷的分红。
永和镇是虞东平原上的粮食主产区,素有“上虞粮仓”之称。近年来,由于种粮效益较低,永和镇的农村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经商,仅安家渡村就有95%的劳动力“洗脚上田”。不忍看着肥沃的土地荒废,安家渡村的农民摸索出“土地作股本、农民成股东”的土地流转新模式,解决了农民务工和种粮的矛盾——农民把土地委托给合作组织统一耕作、经营和管理,最后以土地作为股本,参与利益分配。利润分配按股权实行二次分红:第一次分红,以产量为基础,分配实物稻谷;第二次分红,根据年底合作社盈利状况,提取一定比例的公积金、公益金后,按股权实行再次分配。
合作社成立后,以集资、贷款、政府补贴的方式购置了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植保机等多种机械,大大提高了劳作效率。合作社管理成员徐国正说,他以前承包三亩水田,原本需要6个劳动力一天才能把秧插完,现在用6台插秧机5分钟就能完成。而且,每亩耕地的生产成本从以前的881.56元降到了现在680元左右。
除了省力省心,入社农户还获得了较好的收益。去年,尽管农资价格上涨,农户的每亩净收益仍达到350元。办了号码机厂的安家渡村村民徐立新没空回家种粮食,父母年纪大了也没有体力种,眼看着家里的四五亩地就要抛荒,他决定把这些地交给合作社。结果,自己可以安心办厂,还保证了全家人的口粮。难怪村里许多老人说,合作社好比自己的亲生儿女,不用自己出力,还能拿到全年的口粮。
入社农户尝到了甜头,周边农户兴趣大增。合作社种植面积,已经由最初124户农户412亩农田增加到去年的226户农户665亩农田,全村八成以上农户加入到合作社。今年预计还要新增55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