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徐晓恩 徐贤飞 通讯员 徐赞) 青砖黛瓦、水波荡漾的园林新村,空气中飘着阵阵酥饼香,引来了一拨拨游客……昔日又脏又穷的金华市曹宅镇大黄村,现在变富变美了。站在村前的休闲广场边,村民黄兆成说,村庄整治,让大黄村的村容村貌整个变了样,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客商上门订货,整治与发展实现了良性互动。该村原先的5家酥饼作坊,通过培育,已发展成为60多家酥饼企业,大黄村成了当地赫赫有名的酥饼产业特色村。其中“苏香”、“兄弟”、“黄家春莲”三个酥饼品牌年产值就超过2000万元。
自2003年以来,金华市通过抓点带面,逐步深化,不断探索具有金华特色的村庄整治道路,由点到线,连线成片,到“整镇整治”、“整县整治”,农村的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5年来,全市已有2463个村完成村庄整治,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51.04%。
村庄整治让金华半数农村旧貌换了新颜。危旧房越来越少,全市5年来拆除危旧房面积1015万平方米;绿地越来越多,新增绿化面积2320万平方米。曾经为人诟病的露天粪坑已消除9.36万个,取而代之的是新增的2465个公共厕所。垃圾箱、村内硬化道路、污水集中处理……城里的设施逐渐在乡村普及,大部分县市垃圾处理实现城乡一体化。岭下朱镇汪宅村村民严永良说:“污水管网接进了家家户户,污水全进了沼气池。现在全村140多农户都装了下水管道。”
村庄整治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条件,更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村子美了,依托特色产业、山水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发展起来的农家乐,成为农民就业增收的新渠道。通过村庄整治,金华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村535个,从业人员1.1万人。仅今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334万人次,营业收入1.89亿元。青山绿水和古朴民俗,帮助农民鼓了钱袋子。一些祠堂、大会堂等修缮一新后,也吸引了许多来料加工企业往农村集聚。全市有31.61万农民参与来料加工,上半年的加工费就达7.03亿元。
村美民富,农民参与文化娱乐生活的积极性高涨。在村庄整治过程中,金华市配套实施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农村小康健身工程,促进农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同时,新建成村卫生室、放心店、幼儿园等一批社区服务设施,解决农村购物、就医等难题,促进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如今,义乌、永康、金东等不少县(市、区)都已打造了农民20分钟就医圈,解决了农民的看病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