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的马路酷热难当,走在柏油路上能感觉脚下升腾起一股股热浪。下午2时许,杭州古墩路一个十字路口,一辆电动车和一辆自行车发生相撞,没等记者拨电话报警,西湖交警大队民警张敏就出现在了现场,很快处理完这起事故。
张敏说,他虽然没在路口“站岗”,可大队的指挥中心通过监控探头发现了这起事故,立即通过对讲机把事故地点告诉了他。
过去一到盛夏,在火辣的太阳底下,交警挥汗如雨地指挥交通已经成为城市里抹不去的记忆。现在,路面秩序井井有条,却罕见站岗指挥的交警。张敏说,那是因为市交警支队根据城市各个道路车流量在高峰期和平峰期的不同特点,采用“高峰站点、平峰巡线”的办法,科学调配警力,既有效保证了道路畅通,又避开午间日照最强烈时段。
在西湖交警大队指挥室,记者看到18个电脑显示屏,时刻盯着西湖区77个重要路口,就连自行车微小的擦碰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西湖交警大队大队长陈献华告诉记者,靠着这些高科技的“天眼”,交警在科学派勤上做文章,以应对高温酷暑的考验。
早晨7时到8时30分、下午4时30分到6时的高峰时间,为交警的“站点”时段。那时,杭州各路段车流量大,交通繁忙,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交通事故,在路口站岗的交警能在最短时间处理事故,及时排除“堵”情。而到了平峰时间,也是一天里最炎热的时段,每个中队则安排巡逻车在辖区内“巡线”,一旦指挥中心发现有事故发生,立即通知正在“巡线”的交警赶往处理。
虽说以巡逻代替站岗,可工作量并不小,每天在杭城的大街小巷,近1000名交警仍头顶烈日,处理着突发事故,维护城市交通。
下午3时,在中河高架体育场路段,因有车抛锚导致交通短时堵塞,交警唐于竣正忙着疏导交通,他不断往返奔跑,指挥交通,豆大的汗珠一串串淌下来。十几分钟后,高架恢复畅通,他打开水壶,猛灌了几口水。唐于竣说,最多的一天,高架上接连出现了16辆抛锚车。为了在最短时间内疏导交通,每个机动大队的交警身上都带着拖绳,一旦发现抛锚车,先骑着摩托把车拖到安全地带。唐于竣告诉记者:“这几天高温,每天下班回来,喉咙疼得冒烟。”
在炎炎烈日下值好每一班岗,不是件容易事。每个交警准备了“三件宝”:大水壶、防晒油、风油精。机动交警大队二中队中队长陶保家说,一忙起来,很多交警还是会忘记抹防晒油。水也不能多喝,怕路上巡逻一时没地方“方便”。“只有风油精最实在,头晕了在太阳穴上擦上一点,特别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