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宁波7位老人
当起“社区管家”
· 高温“热”线,期待你的声音
· 高温预警信号知多少
· 有了“绿波带”
让你一路绿灯
· “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
将恢复老名字
· 女生宿舍走廊装摄像头惹争议
· 医保药店不得经销保健品
· 落水者上岸后
应如何施救
· 只要人漂亮 工资好商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7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从物业公司的艰难运作转变为社区自治;从有名的“信访小区”向“平安示范小区”转身——
宁波7位老人
当起“社区管家”

  本报讯 (记者 李月红 海曙区报道组 许玉芬) 小区原物业公司全体撤退,亦无物业公司敢再接手。曾经是宁波市有名的“信访小区”的海曙区鼓楼街道尚书小区,目前被评为“平安示范小区”。而完成这一漂亮“转身”的,竟是小区里一群平均年龄超过65岁的退休老人。

  尚书小区是宁波市一个“老大难”社区。小区建造时,楼下是鼓楼中心农贸市场和新一佳超市,230户人家全部住在楼上。因噪音、居民用水、房屋缺陷等问题,加之开发商与物业公司同为一家,居民屡次与物业公司发生冲突,有的人甚至成了上访“专业户”。2006年3月30日凌晨,物业公司一纸告示:全体撤退。

  第二天,小区全乱了套:垃圾无人清理,治安事件时有发生。62岁的小区居民方淑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联合其他6名退休居民组成业委会,邀请了11家物业公司前来招标。然而,物管、经营、三产用房等无法解决,物业公司都打了退堂鼓。业委会又不厌其烦地召集每户居民代表开会,经过3个月的反复征询意见,终于选定了小区管理的方案:居民自治。

  自治的重担落在了业委会的肩上。这是7位平均年龄65岁的老年人,其中最大的已是76岁高龄,所有人都没有任何管理经验。当天,7位老年人分头到其他社区居委会“取经”。1个月后,大家各自带回100多条经验。

  小区管理经费从哪里来?不少居民主动提出:白天将居民泊车位全部对外开放,培训小区下岗人员负责收取停车费;每户居民每年缴纳60元,聘请5名保安和1个清洁工。

  业委会主任开始组织网络化管理:6名业委会成员,统筹负责治安、信息联络、车场管理等6方面工作,230户居民选出自家居民代表,再从中推选32个楼道的楼员代表,每月召开一次会议。每项支出经费及时公开,年底公布停车收费总收入。

  小区里没有一株花草,业委会打算种些花草。这些老年人冒着酷暑,来回奔波奉化、北仑等地,硬是将每盆80元的价格“砍”到15元,一下子节省了1万多元。居民王重飞高兴地说:“以前从家里阳台望下去,全是横七竖八的晾衣杆,现在则变成了郁郁葱葱的草地了。”

  为了降低小区管理费用,业委会又尝试调动居民的积极性,业委会挨家上门排摸,组织64位有专业特长的居民成立了医疗卫生组、文体宣传组、绿化养护组等6个志愿组,每年的管理经费立即降到10万元以内。

  自治管理为小区营造了一片和谐的氛围。在小区的活动室,记者看到,10户居民自愿将车棚改建成活动室;在棋牌室打牌的4位居民,各自往投币箱投入2元电费;阅览室的书柜和书籍全是居民捐赠的。

  尚书小区实行自治管理后,至目前,再无一例治安案件发生。最近,业委会正在琢磨下一届业委会成员培养问题,不少年轻人也来报名。业委会主任方大妈开心地说:“早日让年轻人挑起自治管理的担子,小区才会更加朝气蓬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07 宁波7位老人
当起“社区管家”
2008-7-8 48256F32002924A64825747E0034A69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