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面对生产经营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浙江企业如何迎难而上、转型升级?他们在推进创业创新中有什么好做法、好经验?近段时间,本报记者赴各地调查采访,了解企业家的思考与探索,倾听地方领导的发展思路,并向有关专家请教,采写了一组稿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今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这句警言,如今已成为必须直面的现实。
原材料价格高涨、劳动力成本上升、银根收紧……小至块状经济的一个“细胞”,大到年销售额上百亿的集团,浙江企业比其他地方更早、更快、更深地感受到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困难和挑战。
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即使面临最糟糕的困境,总有企业不屈不挠、沉着化解;即使在不景气的块状经济内,也会有企业安然无事,甚至活得比以往更滋润。
这些企业,渡过眼前的危机后,必然像凤凰一样浴火重生、一飞冲天。
“凤凰”的选择——
直视困难 主动出击
今年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人形象地将其比喻为“四把刀子”加“一根绳子”。“四把刀子”是指汇率升值,以及能源、原材料、劳务成本大幅度上涨,“一根绳子”就是信贷收紧。可是同样面临“四把刀子”和“一根绳子”,为什么有的企业利润空间被削得微乎其微,有的企业却安然无恙?
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造成这种分化的原因不在于企业规模的大小,甚至和其所处行业相关度也不是想象中那么紧密,而在于企业面对困难的态度,以及随之采取的手段。
在“中国皮都”温州水头镇,由于制鞋企业的产量锐减近三成,导致对皮革加工行业的需求急剧萎缩,一批企业日子难过。然而,平阳远东皮革公司却通过皮革深加工,成为“耐克”、“阿迪达斯”、“奥康”等知名品牌的供货商,逃过剧烈的市场冲击。而且,现在的皮革产品利润,比粗加工生皮多好几倍。
汽车零部件行业同样面临钢材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出口市场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而收缩的困难。然而,位于萧山的杭州正强万向节有限公司今年4月份的报表显示,其利润同比增长了61%。它的“法宝”,在于不断开发新产品,在行业利润保持在20%的“黄金时代”,“正强”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就不低于销售收入的6%。去年开发新产品19只,今年计划开发23只,目前新产品占销售的比重达到51%。
长期以来,浙江企业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竞争。这对很多企业来讲已经成为一种“习惯”,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如果视而不见,显然是一种“鸵鸟思维”。此时此刻,正视困难、主动出击,才是解决之道。这也是“凤凰”的选择。
嘉善华悦木业有限公司集纳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别人觉得无利可图时,他们却接单接得手软;瑞安的机电企业主动“抱团”拓展海外市场,亮相印度、泰国等国家,既赢得了订单,也拓宽了发展空间,今年1至4月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9%……
比起其他企业,“凤凰”们或许只是多迈出“一小步”,只是在成本上多“抠一点”,或者只是多了“一点创意”,但是,正是这“多一点”的勇气,让他们与众不同。
“凤凰”的智慧——
抓住机遇 提前布局
浙江富陵控股集团原来是一家以塑料薄膜为主业的民营企业,虽然已经拥有4条国际级先进生产流水线,年年产销两旺,但是董事长赵建昌却看到:塑料薄膜位于下游行业,必须向产业链的上端延伸,才能形成新的优势和发展空间。
于是,投资20亿元的三圆石化项目应运而生。去年一期投产后,生产聚丙烯产品30万吨,销售收入达到35亿元。今年,赵建昌又准备投资5亿元,利用日本专利技术,开发一个年产15万吨、销售30亿元、填补国内空白的聚丙烯抗冲新材料项目。
在调研块状经济状况时,不少主管工业的地方干部说,现在,有两类企业日子比较好过:一类是产业龙头,产品技术、质量过硬,市场占有率高,品牌影响力强,具有定价的主动权;另一类是早几年就进行了转型,主动从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延伸,现在刚好到了产出期。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前几年,杭州中欣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席去日本等地考察时发现,在日本,每万锭规模只要50人,相当于国内的1/3。孙席认为,作为沿海发达省份,浙江迟早会出现人工短缺和成本上升的问题。因此,从2005年底开始,“中欣”就先后从日本、瑞士引进先进设备。当时,一台进口设备价值120万元,同样的国产设备只要20万元,一些纺织老板笑孙席傻。但孙席算了一笔账:用了进口设备,每万锭规模可减少人工60人,即使按每人每年工资1.5万元计算,一年就能省下90万元,何况一台机器的寿命有8年。现在,不少同行反过来请教他——如何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
经济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既有高潮,也有低谷。所谓危机,便是“危”与“机”的相生相克。所以,在“凤凰”企业眼中,当前的这一轮低谷,正是下一轮高潮的起点。
1989年海亮集团创业时,铜棒加工市场一片萧条,可董事长冯亚丽却看到了蕴含的商机;1996年,“海亮”冒着破产风险、拍出2500万元家当上马铜管生产线时也是市场低谷,不过半年,没挺过来的企业垮了,“海亮”的订单却超过了产能。如今,“海亮”加快了产业调整和创新的步伐,向上游资源产业挺进,远走内蒙古去探矿、开采。
面对纺织品市场持续调整,虹绢集团的黄水根也出手了:在重庆租赁了绢纺厂,加工半成品;在安徽收购了缫丝厂;眼下又完成了对海盐一家绢纺厂的全面升级改造,换上了全球最先进设备,让纺织速度从每天2万米提高到了8万米。
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凤凰”企业或者主动捕捉时机,加快调整结构,或者勤练内功、保存实力,等待下一轮的启动和爆发。
浙江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卓勇良认为,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扬、劳动力成本上涨,加上油价上调,浙江经济的发展模式将迎来重大转机,促使浙江经济向固本强基的内在质量发展模式转型。
在我们的调查中,也能够感受到企业家思想观念的转变,相当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那种靠投入就能获得回报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时代。我们相信,当经济重拾升势的时候,那些有勇有谋的企业家必将站上新一轮发展的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