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钱塘周末
3  4  
PDF 版
· 一位化腐朽为神奇的人
· ——王星记“扇子大家族”
· ——延续文脉谱新曲
· 他们在延续中国“扇文化”的文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延续文脉谱新曲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自从两千多年前汉代文学家班婕妤写下第一首《团扇诗》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共有150多位著名人士写就了1300多首以咏扇为题材的诗词。仅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一生就写下了70多首“咏扇诗”。拿着手中一叠文稿,孙亚青总经理一脸兴奋地告诉记者,王星记正着手启动新一轮的“扇文化”工程。“昨天晚上,我与一帮创作人员还讨论到后半夜呢!”近期,他们准备精选中国文学史上流传的100首历代名家咏扇诗歌,再与100位国内当今著名书画家联袂创作《中国历代百人百题咏扇诗鉴赏》,把文学与文化结合起来,拍摄历代扇文化的专题电视剧,赶做精品折扇,向社会各界再度呈现百年王星记的风采。

  上世纪70年代,正在杭州二中就读的孙亚青每天上学路过解放路上的王星记扇厂,“我从临街的玻璃橱窗上望见绚丽多彩、精美无比的各式扇子时,爱美的我总是忍不住放慢脚步,多多看上几眼。”回忆起当年对王星记情有独钟的岁月,孙亚青十分感慨。“从那时候起,我就萌发了一个理想,希望长大之后能从事这美丽的工作,让扇子这门精湛的工艺装扮千家万户。”

  1978年,扎着两个羊脚小辫、才19岁的孙亚青如愿进了王星记扇厂。“我从默默无闻的学徒工做起,专心学艺,光是檀香拉花工就干了12年,年年评上先进。”从一名普通的制扇女工成长为百年老字号的新一代掌门人,孙亚青三十年不变的“扇子情结”,见证了王星记历经沧桑再创辉煌的历程。

  孙亚青至今清楚地记得,刚进厂的时候,时任技术厂长的俞剑明便把她和9位年轻人送到苏州制扇厂专门学习檀香扇的制作技术。从小到大,孙亚青还没有离开过父母,一连几个月出差在外,她还免不了想家哭鼻子呢。但是为了早日学到手艺,圆自己的制扇梦,倔强的孙亚青连休息天也舍不得上街,悄悄溜到车间练习一番。3个月后,一帮年轻人学有所成回到杭州。徒弟超师傅,后浪赶前浪,从此以后,檀香扇成了王星记扇厂的又一主打产品。

  在王星记厂区,记者处处可以闻见檀香木特有的馨香。陪同采访的厂办公室同志介绍,企业专用的檀香木产于印度和东南亚一带,木质为红褐色。制扇的檀香木树龄则需百年左右,取其内芯,木质细腻、坚硬,香型有贡香、玫瑰香、雪梨香、老山香、地扪香五种。王星记早年生产的檀香扇,只是扇骨用檀香木罢了,扇面都用纸和绢,以后出现的主部用檀香木片联制成的扇子才是名副其实的檀香扇,产品也大都用“西泠”、“双峰”、“玉带”等西湖名胜为名。据现场的师傅介绍,其制作工艺也愈发复杂,有锯片、组装、镂拉、裱糊、绘画等多道工序,还可以通过书画进行装饰,拉花、烫花、雕花是主要的装饰手段。一把精美的王星记檀香扇,保存10年之后,依然“日日花香扇底生,轻轻摇动满室香”。

  走进镶嵌着“艺苑明珠”四个大字的厂陈列室,在形形色色几十幅奖牌中,一块金黄色的“中华老字号”匾牌显得特别醒目。孙亚青总经理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初,王星记获得国家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在全国430多家“中华老字号”中,王星记是全国制扇行业中唯一的一家。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末,在波涛汹涌的市场大潮冲击下,这家百年老厂也曾有过迷茫,也曾出现过低谷。然而,“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如今的王星记人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他们坚持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大做“品牌、品质、品位”的文章,又迎来了新一轮的腾飞。“王星记”扇子又成了一张沉甸甸的城市金名片。

  延续百年 “扇文化”,再创老字号新辉煌,始终是孙亚青心中不变的梦想。2005年,王星记跻身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行列。今年5月,他们又开始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此,就在今夏最炎热的那几天,孙亚青专门去北京办理申报手续。她笑着说:“在文化部大楼,评审专家们见到百年老字号的当家人居然是个年轻的小女子,以为认错了人,差不多闹了个笑话。”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孙亚青总经理向记者透露,筹备已久的“中国扇子博物馆”最近有了新进展。不久的将来,青柳摇曳的西子湖畔将树立起一座古风蕴仪的建筑。在这里,人们可以追寻杭扇的历史,聆听扇子的故事,品味中国“扇文化”在新时期的不断延续和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周末 00013 ——延续文脉谱新曲 2007-11-9 浙江日报000132007-11-0900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