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恩,我们听到过许多。就像这个“的哥与行长的故事”,尽管普通,但因为它真实存在于我们这座城市,存在于我们身边,读来有一种淡淡的温暖。
“好心有好报”,许多人更看重的是“好报”:这个司机运道蛮好的,不但跳槽到外企开车,还跟了个好老板,生了大毛病都能报销医疗费。可是,如果没有“好心”做铺垫,哪里来的“好报”呢?不问稼穑,只想收获,功利之树结不出真善美的果实。
银行行长龚天益读懂了孙宝清细腻的“好心”:打车回去20元就够了,他怕我还有别的事情,给了我30元,一路上还宽慰我。出租车司机孙宝清也读懂了龚天益感恩的“好心”:我不能开车子了,但我还可以为公司做其他事情。
和谐之道,在于将“心”比“心”。
3年前,一名出租车司机被纽约银行上海分行行长“挖角”的消息轰动一时;3年后,他俩的故事又有了许多新内容。
2003年11月15日晚6时许,出租车司机孙宝清在浦东大道接了一位客人,没开多久,这位客人却突然要求掉头回去。 原来他出门的时候换了条裤子,钱包没带。
孙宝清当即表示,可以免费送他到目的地。 车到达目的地,孙宝清不仅分文不收,还取出3张共计30元的乘车票递给客人,“你回去的时候,找一辆我们公司的车子,可以用这个付车费。”那位客人收下了乘车票,递过来一张名片——“纽约银行上海分行行长龚天益”。
两天后,孙宝清接到了龚天益秘书的电话,询问他是否愿意来纽约银行上海分行做龚天益的司机。
龚天益自述 那天晚上,我很感动。我让秘书根据发票找那个出租车司机。我刚到这边,缺一名司机,我想请他来帮我开车。
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要选孙师傅。我的理由很简单:银行业也是服务业,要以顾客为本,我认为孙师傅是服务业的楷模,所以就要请他。
我最看重的,是孙师傅“体恤他人”的心:他知道我没带钱包,就一直宽慰我;明明20元乘车票就够了,他考虑也许我会有其他事情,给了我30元。
2003年12月1日,孙宝清正式到纽约银行上海分行上班。 当龚天益的司机,不愿意闲下来的孙宝清还帮着分行的工作人员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龚天益自述 他在我这边开了一年半的车,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司机,对自己的工作尽心尽力。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出差。每次回来的时候,他都去机场接我。怕我来不及吃饭,他会很细心地在车里准备一些吃的东西给我。他知道我一个人在上海,有时候还会做点菜送到我住的地方让我“打牙祭”。渐渐地,我和他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太像是老板和雇员了,而像家人一样。
在车上,我经常和他聊聊彼此的生活,这样的交谈让我们更加相互了解和信赖。
2005年8月,孙宝清感觉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对劲,但他没太在意,以为是腰椎的老毛病又犯了。
可情况却越来越不好了,孙宝清的脸色发黑,头也开始疼起来。细心的龚天益发现了异样,打电话给孙宝清的妻子孔雅萍,让她陪着孙宝清去医院看看。
检查结果让孔雅萍一下懵了——脑瘤,要是再不作治疗,孙宝清只能活3个月到半年。“医生说瘤的位置不好,正好在神经上,不能手术切除,只能用保守疗法。”孔雅萍说。
但是,保守疗法意味着高额的医疗费用。粗粗估计一下,这笔钱不少于10万元。“我当时一下子没了方向,他自己还不知道得了什么病,家里根本没有那么多钱,我就想,实在不行,只能把房子卖了。”孔雅萍回忆道。
此时,得到消息的龚天益伸出了援助之手。“龚行长捐了1万元,他的大哥也捐了1万元,纽约银行的同事们捐了1万多元,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孙宝清说起这件事,情绪仍然激动。
第一次化疗结束后,孙宝清才知道自己的病情有多么严重,就在这时,龚天益带着公司的人事经理和营业部主管来看他。“他们告诉我,工作会给我保留着,我的医药费也全额报销!”
也许是这种关爱创造了奇迹,孙宝清挺过了3个月的危险期,身体一点一点好了起来。经过8次化疗后,现在他的脑瘤基本看不见了。
下个月,孙宝清将接受最后一次化疗。他说,今年9月,他就会回纽约银行上班。
龚天益自述 我父亲生前曾经对我说,人生在世数十年,一定要存有感恩之心。我这一路走来,也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包括孙师傅;我现在只不过是为回报这些人的帮助,尽我一点绵薄之力而已。 (据新民晚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