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金属直接焊在陶瓷上
· 房产新政有利楼市健康发展
· 湖州“新麦客” 省外收割忙
· 沪深股市周一大涨
· “足球经济”已热
· 海宁桑葚出口日本
· 橡胶价格“飙升”
· 欧洲钢铁收购战愈演愈烈
· 把“软肋”锻造成“脊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去年痛失“沃尔玛”百万辆滑板车订单事件,击中了永康五金行业发展的“软肋”。如今,通过把生产与营销分离,永康滑板车业重新站了起来——
把“软肋”锻造成“脊梁”
本报记者 徐宪忠 通讯员 周律江
  借用“耐克模式”打造自有品牌,让别的厂家为自己贴牌生产。走生产营销分离模式的浙江玛司特有限公司,虽然没有自己的生产线,却开拓出了一片大市场。该模式业已得到了永康五金企业的认同,至今有60多家永康五金生产厂家成了玛司特公司的合作伙伴。

  浙江玛司特有限公司走生产营销分离的模式,源于企业发展的“电缆效应”——生产企业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就像电缆中的一根根细铜丝,铜丝越多,电缆的电阻越小,有效传递的电流就越强,而且也更不易折断。全球知名运动品牌“耐克”,也正是采用这种模式。它的好处是,可以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利用强势品牌整合资源,从而有效降低生产和营销成本,同时抑制行业内的低价恶性竞争。

  市场营销研究专家认为,去年痛失“沃尔玛”订单事件,击中了永康五金产品营销无序的“软肋”。永康五金产业现已有生产厂家8000多家。有的五金企业五脏俱全,集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市场营销于一体,却发挥不了集中的优势,样样都有却样样都不精。生产与营销分离的“玛司特”,恰恰填补了永康五金产业大规模发展的这个缺陷。

  玛司特公司先进行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再下单给企业生产,变分散经营为集中研发、集中营销。公司总经理朱定一对笔者道出了其中奥妙:产销分离降低了营销成本,却同样发挥出了规模效应,而且弥补了品牌缺失的遗憾。许多国际、国内经销商也认同“玛司特”的做法,看中的正是“玛司特”自主研发产品、自主生产标准的运作方式,所以愿意与“玛司特”合作。

  生产营销分离的“玛司特”,降低了永康五金产品的销售成本,方便客商采购、抑制低价竞争等,作用十分明显,但也有五金生产厂家不认可“玛司特”的经营理念。更有经销商认为,“玛司特”是个中间商,产品也来自永康企业,没必要为别人做“嫁衣裳”。生产营销分离究竟会给永康五金产业带来什么新变化,可能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