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抓好经常性建设 永葆先进性本色
·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 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
· 海宁农村文化活动四时不断
· “义乌发展经验”是干出来的
· 我省95%农村创建民主法治村
· “爱心接力”演绎真情
· 海盐农民种田卫星出大力
· 中哈石油管道昨起输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义乌发展经验”是干出来的
——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石广生 本报记者 胡 振
  “‘义乌发展经验’是干出来的!”5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石广生在商务部办公室接受采访时开宗明义地说。2003年他从外经贸部部长的岗位上退下,目前担任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石广生说:“我非常钦佩义乌人的实干精神。”

  石广生告诉记者,5年前他到浙江考察外经贸工作时,第一次“慕名”到义乌调研。这个县级市小商品市场异常繁荣的景象,令他格外惊奇。于是,他当即向市领导提出新的课题:如此丰富的小商品,又具有价格竞争力,为什么不迈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市领导回答,我们很想,但苦于没有渠道。于是,石广生提议,由外经贸部与浙江省政府联合主办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并确定“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定位。他又提出,要办全国性的小商品博览会,应办好四件事:第一,要改造市容,具备良好的交易环境;第二,政府要打击假冒伪劣,保持商品的质量并保护品牌;第三,规范展销秩序;第四,要有个主展馆。这些条件具备后,试办一次,办好后长久办下去。石广生告诉记者,当时他提出办会的这些要求,心里也没底,不知义乌能否办到。

  当石广生再次来到义乌时,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他甚至说:“难道你们发了疯似地在干?”仅仅时隔一年多,义乌人竟然改造了一座城市,改造了一个市场。(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展馆盖起来了,市场摊位井井有条。石广生十分激动:“义乌发展很有希望,我们要长期支持你们!”为此,他决定从外经贸部抽调干部到义乌挂职,帮助提升国际会展的质量。即使后来卸任部长后,石广生还欣然担任了义乌市政府的高级顾问,为如何办好博览会、改进服务贸易、完善市场枢纽功能等献计献策。用他的话说,这是“为义乌人当‘义工’”。

  从陌生到认识,再到“结缘”,石广生对义乌的发展倾注了深厚的感情。这一切都源自对义乌人非凡精神的由衷感动和一个老外经贸工作者的责任。他说,一个内陆小县城能够发展成为现代化中等发达城市,一个民间摊铺群能够发展成为现代国际贸易平台,不是靠“说”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靠开放的视野,靠发挥自身优势,靠市场经济机制,靠全市人民,一步一步把一个小商品办成了一个大事业。

  石广生对义乌的发展寄予厚望。他告诉记者,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市人民的不懈努力,义乌必将发展得更快更好,今后的关键还是要提高整体素质,包括政府服务素质、商品经营素质和制造工艺素质以及市场机制不断提高等。这样,义乌才能固本强身,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本地区和全国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