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多彩文化演绎古韵金河
· 展现伟大科学家孤独中 探索真理的心路历程
· 杭州:一位老人和一群学生的运河情
· 网络是培养文学青年新园地
· 船在水上行 人在画中游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展现伟大科学家孤独中 探索真理的心路历程
爱因斯坦晚年生活的一批手稿和信件将拍卖
  本报综合光明日报、广州日报报道 爱因斯坦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在人们的印象中,他早年成名,一路坦途。然而,一批以前从未面世的手稿和书信却显示,爱因斯坦晚年苦苦探求新的物理理论而一无所获,内心承受着巨大的挫折感。

  有关爱因斯坦晚年生活的一批手稿和信件将于下月在伦敦拍卖。15份手稿和33封信写于1933年至1954年间,这些文件显示,在1916年凭广义相对论一举成名、奠定在科学界的泰斗地位之后,爱因斯坦曾有好多年深陷挫败感中无法自拔,因为他无法用“一个伟大的适用于世间万物的理论”超越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从欧洲来到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后,脱离了主流物理界,开始苦苦寻求一个更通用、更简单的总理论框架——“统一场论”来描述整个世界,但最终没有完成心愿。今天,“统一场论”仍然是物理学家们所苦苦追求的最高目标。这批文献资料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展现了爱因斯坦晚年在孤独中探索真理的心路历程。

  这批珍贵的手稿和信件是由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的同事恩斯特·盖博·施特劳斯所收藏的。施特劳斯当时是一名年轻的数学家,被爱因斯坦挑中做了他的助手。

  这批文献的诱人之处在于:其中或许蕴藏着一些被爱因斯坦放弃但是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在今天或许仍有价值的观点。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