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从“狼来了”到“领头羊”
· 浙江纺织业要主攻高端优势
· 飞天甜椒结硕果
· 我国启动农产品 出口预警机制
· 国内黄金 跌破170元/克大关
· 便宜的电线你别买
· 每年2500万条 防灾短信免费发
· 放宽股票申购上限 杜绝透支申购
· 军工专家 将亮相“浙洽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做强“后整理” 打响自有品牌
浙江纺织业要主攻高端优势
  本报讯 (记者 刘刚 通讯员 吴桂潮 吴怡之) “去年的出口与2003年持平,都是6000万美元。”说这话时,浙江天圣集团董事长孙永根的语气平静中透着自豪。他的自豪有充分理由:由于后整理能力提高,现在“天圣”的外销订单中,高附加值的新品面料已占了近“半壁江山”,成了利润的主要来源。

  看似原地踏步,实已漂亮“转身”。在“跑单”引发的行业焦虑中,“天圣”出口产品的“腾笼换鸟”,为自己争得了面对外商时的主动和从容,也为浙江纺织业提供了一个应对“跑单”挑战的成功个案。

  “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必然会随着劳动力优势改变而转移,因此,当这个产业达到一定集成度后,要想继续从这个产业‘掘金’,必须打造高端环节上的竞争优势。”省外经贸厅外贸处一位负责人如是说。

  浙江纺织业欠缺哪些高端优势呢?

  首先是高端面料制造能力不足。绍兴县是我省面料生产的主要基地,但统计显示,该县出口面料每米的平均价格还不足一美元。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后整理”水平的落后,无法通过后整理提高一般面料的质量,增加新的功能属性,附加值自然也就高不起来。

  值得欣慰的是,在意识到“软肋”所在后,我省一些纺织企业已经在后整理上“有所作为”。“禾悦天丝”是嘉兴一家规模不大的纺织印染企业,企业管理总监王卫告诉笔者,公司靠着自主研发出的纳米抗菌、防水阻燃等一系列功能性面料,不仅为国内企业提高了面料附加值,还吸引了后整理水平较高的美国、韩国客商将面料交给他们做后整理。在绍兴县,已有“梅盛”、“天圣”等一批具有较高后整理水平的企业脱颖而出。

  自有品牌缺失是浙江纺织业的另一个“软肋”。省服装行业协会一位负责人指出,放在国内市场,浙产服装可谓是“大腕云集”,但在国际市场,浙产服装却仍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国际品牌,多数为别人做贴牌。而“没有自主品牌,就意味着没有市场话语权。在其他国家制造能力提高后,订单很容易流失”,他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